时间: 2025-04-24 17:16:5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04:25
“矜贫救厄”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为贫穷而感到自豪,帮助那些处于困境的人。”其基本含义强调对贫困者的同情和救助,呼吁社会对贫困困境的关注和援助。
该成语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伦理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中强调的对弱者的关怀。具体的文学出处不太明确,但与古代文人的施舍与关怀精神密切相关。它体现了古人对社会责任的重视。
“矜贫救厄”常用于表达对贫困人群的同情和对困境的救助。在文学作品中,可以用来描述慈善家、义士等角色的行为。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谈论社会问题、慈善活动等方面。在演讲中,可以作为号召大家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口号。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帮助贫困者被视为一种美德。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物质条件有所改善,但贫困问题依然存在。因此,“矜贫救厄”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意义,提醒人们关注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激励更多人参与公益事业。
“矜贫救厄”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它带给我一种温暖的情感,激励我关注身边的弱势群体,同时也让我思考自身的责任。
在我参与的一次志愿者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矜贫救厄”的重要性。我们为贫困儿童筹集了学*用品,看到孩子们的笑脸,我感受到了一种成就感和责任感。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融入“矜贫救厄”:
春风化雨润无声,
矜贫救厄心相倾。
携手共筑温暖梦,
愿得人间少苦情。
在英语中,与“矜贫救厄”意义相近的表达是“charity begins at home”,强调慈善和帮助他人的重要性。在不同文化中,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是普遍的价值观。
通过对“矜贫救厄”的学,我深刻体会到这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的体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成语能够增强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怀,激励我在生活中更积极地关注和帮助他人。
与穷恤寡是一药,矜贫救厄是一药。
《宋史·范仲淹传》:“范仲淹矜贫救厄,民赖以安。”
《晋书·王祥传》:“王祥矜贫救厄,乡里称之。”
《后汉书·王丹传》:“王丹矜贫救厄,士多归之。”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矜贫救厄,天下莫不闻。”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君子矜贫救厄,小人乐祸好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