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4:59:0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2:45:07
成语“亡矢遗镞”字面意思是“失去箭头,留下箭矢”。在古代,箭矢是用于射箭的武器,其中箭矢是箭体,而箭头是箭的尖端。该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失去了重要的部分或精华,留下了外在的形式,形容事情的关键部分或本质缺失。
“亡矢遗镞”出自《庄子·外物》一篇,原文提到“亡矢遗镞,非矣”。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其著作中常常借助寓言和比喻表达深刻的哲理,强调事物的本质和外在的差别。这一成语正是通过箭矢的比喻,揭示了事物表面与本质之间的关系。
该成语常用于文学作品、哲学讨论以及日常对话中,用以强调某事物失去了最重要的部分。在演讲或写作中,可以用来形象地表达对某种情况的批判或反思,尤其是在讲述某个事物或计划的缺陷时。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重视内涵和实质的传统根深蒂固,亡矢遗镞的成语反映了对表面现象的批判。在现代社会,面对复杂的信息环境和快速发展的科技,如何辨别事物的本质、避免表面华丽而内容空洞的问题依然存在。因此,该成语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适用性和启示意义。
该成语让我联想到现代社会中许多追求表面功夫的现象,比如过度包装的商品、表面繁华的商业活动等。它提醒我在日常生活中,关注事物的实质而非外在形式,从而培养更为深刻的思维方式。
在自己的学*和工作中,我曾多次遇到亡矢遗镞的情况。例如,在某次团队项目中,我们花费大量时间在PPT的美化上,却忽视了内容的深度和逻辑,结果最终演示效果平平,未能打动听众。这让我意识到,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关注本质。
在一首小诗中可以这样运用:
华丽外表掩真相,
亡矢遗镞空中望。
追寻本质方为道,
不忘初心方得长。
这首诗通过对比外表与本质,表达了对真实内涵的追求。
在英语中,可以用“missing the point”或“all style and no substance”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这些表达都强调了表面与实质之间的差距,尽管文化背景和使用情境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思想相似。
通过对“亡矢遗镞”的全面学*和分析,我认识到在沟通和表达中,关注本质和实质的重要性。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我在生活中更加注重内涵,避免表面化的思维。该成语提醒我在任何事情上都要追求真实和深度。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清·夏燮《中西纪事·海疆殉难记》:“若其军士不战,城门不闭,敌无~之费取之者,则宁波之与上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