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1:1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05:07
基本定义: “矢志不移”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像箭一样,志向坚定,不会改变”。它形容一个人坚定的意志和信念,不会因为外界的干扰而动摇。通常用来赞美那些在追求目标时不屈不挠、始终如一的人。
成语来源: “矢志不移”出自《后汉书·光武帝纪》,其中有“志不移矣”这样的表述,强调了志向的坚定性。箭在射出后是直线飞向目标,不会偏离,象征着一种果敢和追求目标的决心。
使用场景: 该成语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如:
示例句子: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文化中,矢志不移反映了传统的价值观,强调个人的信念与责任感。这种精神在历史上被赋予了重要意义,尤其是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体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同样适用,鼓励人们在追求个人目标和理想时,保持坚定的信念。
情感与联想: 该成语引发的情感往往是坚定、勇敢和执着的联想。这种情感可以激励个人在面对困难时不轻言放弃,同时也能在团队中增强合作意识,鼓励大家共同努力。
个人应用: 我在大学时曾面临学业压力,经历了许多挑战,但我始终保持着矢志不移的态度,最终顺利完成了学业。这让我深刻理解到,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坚守信念是多么的重要。
创造性使用: 在我写的一首诗中,我尝试融入“矢志不移”:
在风雨中,我独行,
心中火焰,永不熄灭。
矢志不移,向前行,
梦想的彼岸,终会抵达。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steadfast”或“unwavering”可以与“矢志不移”相对应,表达相似的坚定信念。尽管语言不同,但在许多文化中,坚定不移的精神都是被高度重视的。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矢志不移”的深入学,我认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能够灵活使用这样的成语,不仅能丰富表达,也能传达更深层次的情感和决心。
仲叔尚廉利其嫁,屡劝驾,邵氏矢志不摇。
《红楼梦》第九十八回:“宝玉虽遭变故,矢志不移,终不忘黛玉之情。”
《清史稿·林则徐传》:“则徐矢志不移,力主禁烟,虽遇艰难,终成大功。”
《明史·海瑞传》:“瑞清廉刚正,矢志不移,虽遭谗谤,终不改其节。”
《宋史·岳飞传》:“飞忠义奋发,矢志不移,每战必克,威震敌国。”
《后汉书·耿弇传》:“弇性忠直,屡有战功,矢志不移,终不屈节。”
他是以这样的精神品质来~地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