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51:1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0:36:30
“越俎代谋”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越过了俎(切肉的案子)来代替谋划”。它基本含义是指超越了他人的职责或权限,干预、插手他人事务,常常带有贬义,暗示不应由某人或某机构负责的事情却由其决定或处理。
该成语源自《左传》。在《左传·昭公二十年》中有记载,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在与其他国家进行外交时,越过了负责谋划的官员,直接干预。这一行为不仅越权,也导致了国家事务的混乱。因此,这个成语反映了对越权行为的批评和警惕。
“越俎代谋”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尊重分工和职责是非常重要的。成语“越俎代谋”提醒人们在团队或社会中各自履行自己的职责,避免因越权引起的混乱和矛盾。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依然适用,尤其在强调团队合作和分工明确的环境中。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警惕的感觉,提醒人们要尊重他人的工作和职责,避免因越权而引发的矛盾和不和。在生活中,许多人可能会经历被他人越俎代谋的情况,这会引发不满和失落。
在工作中,我曾遇到同事越俎代谋的情况,导致项目进展缓慢。我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最终通过与同事的讨论,使得各自的职责更加明确,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冲突。
在一个古代的故事中,有一位国君因过于信任自己的谋士,常常越俎代谋,最终导致了国家的危机。经过一番波折,国君终于意识到尊重每个人的职责,最终带领国家走向繁荣。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overstep one’s bounds”,意指越过自己的权限。这种表达同样带有负面含义,强调在团队或组织中各自的角色和职责的重要性。
通过对“越俎代谋”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一个警示,更是对责任和角色理解的强调。在语言学*中,掌握这样的成语能够帮助我们更精确地表达思想,同时在社交和职场中更有效地沟通与合作。
同者彼此通行,异者各行其是,无庸越俎代谋。
柳亚子《纪梦诗序》:“友邦领袖,老谋深算,成竹在胸,岂外人所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