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5:0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43:52
“各不相谋”是一个成语,由“各”、“不”、“相”、“谋”四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各自不进行谋划”,引申义为各自有各自的打算、计划,互不干涉。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各方之间没有合作或共识,各自为政。
“各不相谋”源于古代文献,具体可追溯至《左传》和《史记》等古代典籍。在这些作品中,常常提到不同的诸侯或国家之间没有合作,各自进行独立的政治或军事活动。这种现象在历史上并不罕见,尤其是在战国时期和三国时期,各个国家或势力之间的竞争与冲突时常导致各自为政的局面。
这个成语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各不相谋”在**社会中反映了合作与分裂的主题,特别是在历史上,国家和团体之间的合作往往是成功的关键。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团队合作中,缺乏沟通与协调可能导致效率低下及结果不理想。
这个成语常常让我联想到团队中的隔阂和个人之间的距离感。它可能引发对合作的重要性和团队精神的思考。当人们各自为政时,往往会产生孤独和无力感。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曾遇到过一个团队项目,成员各自有各自的想法,不愿意分享和协调,最终项目进展缓慢。我深刻体会到“各不相谋”在团队合作中的危害性,意识到沟通和共同目标的重要性。
在一次文学创作中,我写道: “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曾经的朋友如今各不相谋,犹如孤鸟,寻找着自己的方向,却再也无法共同翱翔。”
在英语中,与“各不相谋”相似的表达是“each to his own”,意指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选择和生活方式。在许多文化中,这种个人主义的表现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分散性。
通过对“各不相谋”的学,我认识到它不仅仅是一个描述现象的成语,更是对合作与沟通的重要性的一种警示。理解这个成语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的重要性,可以帮助我在日常交流中更加注意团队的合作精神和共同目标。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诸将各不相谋,欲自为计。”
《后汉书·袁绍传》:“诸将各不相谋,欲自为计。”
《汉书·王莽传上》:“诸将各不相谋,欲自为计。”
《史记·项羽本纪》:“诸将各不相谋,欲自为计。”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诸侯各不相谋,是以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