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志高行洁

时间: 2025-04-26 04:04:26

志高行洁

基础信息

  • 成语志高行洁
  • 繁体志高行潔
  • 拼音 zhì gāo xíng jié
  •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志高行洁】的意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03:17

基本定义

“志高行洁”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志向高远,行为清白”。它强调一个人要有高尚的理想和追求,同时也要保持品德的纯洁。基本含义是指追求崇高理想的同时,品行也要端正,是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的体现。

成语来源

“志高行洁”出自《后汉书·王允传》,原文为“志之高,行之洁”。通过这句话,可以看出此成语强调志向和行为的高尚,反映了古代士人追求理想与道德的价值观。

使用场景

“志高行洁”常在以下场景中使用:

  1. 文学作品:常用于描写人物的高尚理想和品德。
  2. 日常对话:人们在谈论理想和价值观时,可能会提到这个成语。
  3. 演讲或座谈:在强调个人修养和理想追求时,常引用此成语。

示例句子

  1. 他一直以来秉持“志高行洁”的原则,努力奋斗,最终取得了成功。
  2. 在当今社会,我们更需要“志高行洁”的精神,以面对各种挑战。
  3. 她不仅有高远的志向,更是一个“志高行洁”的人,深受大家的尊敬。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志存高远:强调志向远大。
    • 行胜于言:强调行动比口头承诺更重要。
  • 反义成语

    • 志大才疏:指志向虽然远大,但才华不足以支撑。
    • 见利忘义:为了利益而忘记道义,形容品德低下。

文化与社会背景

“志高行洁”在**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对个人品德和理想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虽然竞争激烈,但仍然有许多人追求高尚的理想和纯洁的品德,这使得这个成语在当今社会依然适用,激励人们追求更加美好的未来。

情感与联想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许多优秀的人物,他们在追求理想的同时,不忘初心,坚守道德。在当今物质社会中,“志高行洁”更显得弥足珍贵,激励我在面对诱惑和挑战时,依然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位老师一直以“志高行洁”为座右铭,她的教学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品德的培养。她的影响让我明白,追求理想的同时,保持良好的品德同样重要。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融入“志高行洁”:

高峰之上志如虹,
洁白如雪心无穷。
行走世间求真理,
不负青春不负终。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High aspirations and integrity”,强调志向和品德的重要性。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在不同文化中,追求理想与保持品德的主题是一致的。

反思与总结

“志高行洁”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在追求知识和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个人的品德修养。这种平衡对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

【志高行洁】的来源

徐公志高行洁,才博气猛。其施之也,高而不狷,洁而不介,博而守约,猛而能宽。圣人以清为难,而徐公之所易也。

【志高行洁】的引证

《清史稿·儒林传一·顾炎武》:“顾炎武,初名绛,字宁人,江苏昆山人。明诸生。生而双瞳,中白边黑。读书目十行下。见明季多故,讲求经世之学。明南都亡,奉嗣母王氏避兵常熟。昆山令杨永言起义师,炎武及归庄从之。鲁王授为兵部司务,事不克,幸而得脱,母遂不食卒,诫炎武弗事二姓。唐王以兵部职方郎召,母丧未赴,遂去家不返。炎武自负用世之略,不得一遂,所至辄小试之。垦田于山东长白山下,畜牧于山西雁门之北、五台之东,累致千金。遍历关塞,四谒孝陵,六谒思陵,始卜居陕之华阴。谓‘秦人慕经学,重处士,持清议,实他邦所少;而华阴绾毂关河之口,虽足不出户,而能见天下之人,闻天下之事。一旦有警,入山守险,不过十里之遥;若志在四方,则一出关门,亦有建瓴之便’。乃定居焉。生平精力绝人,自少至老,无一刻离书。所至之地,以二骡二马载书,过边塞亭障,呼老兵卒询曲折,有与平日所闻不合,即发书对勘;或平原大野,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尝与施闰章论《易》,闰章叹为‘三代后一人’。康熙十七年,诏举博学鸿儒科,又修《明史》,大臣争荐之,以死自誓。二十一年,卒,年七十。炎武论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谓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耻之于人大矣,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泽。故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呜呼!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炎武之学,大抵主于敛华就实。凡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之属,莫不穷原究委,改正得失。撰《天下郡国利病书》百二十卷;《肇域志》一百卷,一统志之书也;《音学五书》三十八卷,言古音者宗之;《金石文字记》六卷,辨证尤精;《日知录》三十卷,尤为精诣之书,盖积三十余年而后成。又有《求古录》、《菰中随笔》、《救文格论》、《诗律蒙告》、《下学指南》、《当务书》、《杂录》等。炎武书无不窥者,虽厄于时,而名闻四表。其学为世所重如此。”

《明史·隐逸传·杨黼》:“杨黼,云南太和人也。好学,读五经皆百遍。工篆籀,好释典。或劝其应举,笑曰:‘不理性命,理外物耶!’庭前有大桂树,缚板树上,题曰‘桂楼’,偃仰其中,歌诗自得。躬耕数亩,以供甘旨,但求亲悦,不顾余也。注《孝经》数万言,证群书,根性命,字皆小篆。所用砚干,将下楼取水,砚池中忽水溢,其母惊曰:‘岂非吾儿用力之勤,而感水府乎?’乡里传其孝,有疾者就楼求医,辄愈。黼曰:‘志在君亲,岂有他哉!’年八十四,无疾而终。”

《宋史·隐逸传上·陈抟》:“陈抟,字图南,亳州真源人。始四五岁,戏涡水岸侧,有青衣媪乳之,自是聪悟日益。及长,读经史百家之言,一见成诵,悉无遗忘,颇以诗名。后唐长兴中,举进士不第,遂不求禄仕,以山水为乐。自言尝过孙君仿、麞皮处士二人,以其道德高迈,盛称武当山九室岩可以隐居。因入武当山,服气辟谷二十余年,但日饮酒数杯。移居华山云台观,又止少华石室。每寝处,多百余日不起。周世宗好黄白术,有以抟名闻者,显德三年,命华州送至阙下,留止禁中月余,从容问其术,抟对曰:‘陛下为四海之主,当以致治为念,奈何留意黄白之事乎?’世宗不之责,命为谏议大夫,固辞不受。既知其无他术,放还山,诏本州长吏岁时存问。宋太宗闻之,亦召赴阙,表乞还山,诏许之。端拱初,忽谓弟子贾德升曰:‘汝可于张超谷凿石为室,我将憩焉。’德升如言凿石室。明年秋七月,石室成,抟手书数百言为表,其略曰:‘臣抟大数有终,圣朝难恋,已于今月二十二日化形于莲华峰下张超谷中。’如期而卒,经七日支体犹温。有五色云蔽塞洞口,弥月不散。抟好读《易》,手不释卷。常自号扶摇子,著《指玄篇》八十一章,言导养及还丹之事。宰相王溥亦著八十一章以笺其指。又著《三峰寓言》及《高阳集》、诗六百余首。能逆知人意,斋中有大瓢挂壁上,道士贾休复心欲之,抟已知其意,谓休复曰:‘子来非有他,盖欲吾瓢尔。’呼侍者取以与之,休复大惊,以为神。有郭沆者,少居华阴,夜宿云台观。抟中夜呼令趣归,沆未决;有顷,复曰:‘可勿归矣。’明日,沆还家,果中夜母暴得心痛几死,食顷而愈。华阴隐士李琪,自言唐开元中郎官,已数百岁,人罕见者;关西逸人吕洞宾有剑术,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疾,顷刻数百里,世以为神仙,皆数来抟斋中,人咸异之。大中祥符四年,真宗幸华阴,至云台观,阅抟画像,除其观田租。”

《晋书·隐逸传·陶潜》:“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融。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潜志高行洁,不以贫贱易操,不以富贵移志。”

《后汉书·杨震传》:“震少好学,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荣,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常客居于湖,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众人谓之晚暮,而震志高行洁,不改其操。”

相关问答

志高行洁什么意思

志高行洁,经世为国的意思

志高行洁后面的词语

志高行洁组词

志高行洁的出处和背景

志高行洁,经世为国的拼音

志高行洁为国

志高行洁代表什么生肖

志高行洁怎么解释

志高行洁,经世为国

推荐查询

  • 志高行洁什么意思
  • 志高行洁,经世为国的意思
  • 志高行洁后面的词语
  • 志高行洁组词
  • 志高行洁的出处和背景
  • 志高行洁,经世为国的拼音
  • 志高行洁为国
  • 志高行洁代表什么生肖
  • 志高行洁怎么解释
  • 志高行洁,经世为国

相关查询

势倾朝野 势倾天下 势位至尊 势不得已 势不并立 势不容缓 势不可遏 势不可挡 势不可当 势不可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双人旁的字 碌碌无才 教无常师 福生于微 田字旁的字 三贞九烈 心字底的字 测罚 用钱如水 花貌蓬心 缘山求鱼 连亘 乚字旁的字 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呜恻 包含脾的词语有哪些 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