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7:5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0:24:57
成语“有条不紊”由四个字组成:有条、无紊。字面意思是事情有条理而不混乱,形容做事井然有序,安排得当,条理清晰。其基本含义是指在处理事务时,能够有条理地进行,不会出现混乱或遗漏的情况。
“有条不紊”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原文为“有条不紊,故能成事”。它强调在处理事务时,要注意条理和顺序,才能确保事情的顺利进行。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对治理和处理事务的重视,体现出一种严谨的态度。
“有条不紊”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强调秩序和条理性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不仅体现在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中,也体现在家庭、社会和国家的治理中。现代社会依然强调有条不紊的重要性,尤其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一个有条理的思维方式能够帮助人们更高效地解决问题。
“有条不紊”给人一种安心、稳定的感觉,能够让人联想到井然有序的生活状态。它反映了一种积极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方式,能够激励人们在面对复杂任务时保持冷静和理智。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常常会遇到需要处理多个任务的情况。每当我能够将这些任务有条不紊地安排好时,我就会感到一种成就感。例如,在准备一个重要的项目时,我会列出详细的计划和进度表,确保每个步骤都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运用:
春雨润桃花,万物复苏生。
细雨有条不紊,滋润心田情。
这段诗句将“有条不紊”与春雨的细腻柔和结合,表达了自然界的规律和生命的条理。
在英语中,可以用“orderly”或“well-organized”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这些词同样强调了事务的条理和组织性。例如,在英文中可以说“The meeting was well-organized, making it easy to follow the agenda.”与“有条不紊”相呼应。
通过对“有条不紊”的全面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在语言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一种生活和工作态度。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有条不紊的状态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挑战,提高工作效率。我将继续在学*和生活中实践这一点,并努力让自己在各方面都能做到有条不紊。
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资治通鉴·唐纪·武德九年》:“李靖为人有条不紊,能以礼自持。”
《后汉书·班彪传》:“彪为人有条不紊,能以礼自持。”
《汉书·王莽传上》:“莽为人有条不紊,能以礼自持。”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之为人也,有条不紊,能以礼自持。”
《左传·宣公十五年》:“有条不紊,以治其国。”
商朝时期,国都在黄河北岸,经常遭受水灾,商汤的第9代孙子盘庚为避免水灾,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他决心迁都到黄河以南的殷地去,贵族们担心迁都会引起社会的动荡,盘庚说只要听从他的命令就会有条不紊,经过努力终于迁都到殷
听上去倒也是原原本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