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2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0:24:39
“有斧无柯”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有斧头,但没有斧柄”。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具备某种条件、工具或能力,但缺乏必要的配合或支持,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该成语出自《后汉书·张衡传》,原文为“有斧无柯”,形容一种无用的状态。张衡是东汉时期的著名科学家和文学家,书中提到这个成语以表明某种事物的缺失或不完整,给人一种失落的感觉。
“有斧无柯”可以在多个场合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工具和条件的匹配是成功的关键。这个成语反映了一种对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视,以及在追求目标时对条件的敏感性。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职场中,能力和资源的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该成语常常带给人一种无奈和失落的情感。它引发对条件不足的思考,常常让人联想到在努力追求目标时可能遇到的障碍,也激励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个项目,虽然有强大的团队,却因为缺乏明确的方向和计划,最终导致项目进展缓慢,正如“有斧无柯”。这个经验让我意识到,资源的有效整合与使用是成功的关键。
“有斧无柯,何以砍树?”这是我尝试为这个成语创作的一句诗,旨在表达光有工具而缺乏支持的无力感。这个成语的灵活性在于它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场景,无论是工作、生活还是文学创作中。
在英语中,可以用“having the right tools but no skills”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强调了工具与技能的匹配问题。在不同文化中,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对资源配合的重视是相似的。
通过对“有斧无柯”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在表达资源与能力不匹配时的深刻含义。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关注事物的全面性,鼓励我在追求目标时不断完善自身条件。
而并见驱迮,雨绝于天,有斧无柯,何以自济?
《后汉书·班超传》:“有斧无柯,虽有志,不能自达。”意为有志向但缺乏实现志向的手段或途径,无法达成目标。
《汉书·王莽传》:“有斧无柯,虽有巧匠,不能成器。”意为有技术但缺乏必要的工具或条件,无法创造出成品。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有斧无柯,虽有材,不能自用。”意为有才能但缺乏适当的环境或条件,无法发挥。
《战国策·齐策四》:“有斧无柯,虽欲伐木,不可得也。”意为虽然有工具但缺乏必要的辅助,无法完成任务。
《左传·宣公十五年》:“有斧无柯,何以自济?”意为只有斧头而没有斧柄,无法使用。
余徒恨不在其位,~,无以为国家流秽浊於四裔,投畀于有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