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9:17:4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58:50
成语“打草蛇惊”字面意思是“打草时惊动了蛇”,引申为在做某件事情时由于动作不够隐蔽,导致目标警觉,从而影响事情的顺利进行。它通常用来形容在进行某项计划或行动时,过于显露自己的意图,导致被对方察觉。
“打草蛇惊”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民间故事,尤其是在一些战术和策略的文献中都有体现。它提醒人们在进行某项计划时要保持低调,避免让对手察觉到自己的意图。虽然具体的历史典故不详,但与古代的狩猎或军事策略密切相关。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隐秘和策略被极为重视,尤其在军事和商业领域。成语“打草蛇惊”体现了这种文化背景,强调了谨慎和智慧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商业竞争中,保持低调和秘密仍然是许多人的共识。
“打草蛇惊”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一些策略游戏或商业竞争中的紧张气氛,常常给人一种警惕和小心的感觉。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行动时要考虑周全,避免不必要的失误。
在我的工作中,有一次我们准备推出一款新产品。为了不让竞争对手提前察觉,我特别强调团队要低调行事,确保没有任何信息泄露。结果,我们成功地在市场上推出了产品,获得了良好的反响。
在一个故事中,主角为了寻找失散的朋友,开始了一系列的调查。他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打草蛇惊,导致敌人发现了他的行踪,最终使得他不得不采用更为隐秘的方式,展开了一场智斗。
在英语中,“to show your hand”可以与“打草蛇惊”相比较,意指在博弈中提前透露自己的意图和策略。但在不同文化中,处理秘密和策略的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反映出各自的社会价值观。
通过对“打草蛇惊”的学*,我深刻认识到在任何计划和行动中,隐秘与策略的重要性。这不仅丰富了我的成语知识,也提升了我在语言表达中的灵活性和深度,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沟通复杂的情境。
问:‘四众围观,师说何法?’师曰:‘打草蛇惊’
《聊斋志异·狼三则》:“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醒世恒言》卷三十三:“他怕我告他,先打草蛇惊,自己走了。”
《警世通言》卷二十:“这李彪曾杀过人,诈了些钱财,心虚胆怯,只怕有人识破,所以打草蛇惊,先告辞了。”
但恐见黄商伯狼狈后,~,亦不敢放手做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