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6:2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1:43:39
成语“遗黎故老”由“遗黎”和“故老”两个部分构成。“遗黎”指的是那些被遗忘的百姓或人民,“故老”则是指那些年长的老人或曾经的老一辈。整体上,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被遗忘的人民和老一辈”,暗示人们对历史、传统和普通人的忽视。
“遗黎故老”最早源于《左传》。在古代,黎民百姓的生活状况常常被统治者所忽视,成语体现了对被遗忘者的关怀和对历史的反思。这一成语在历史上经常用于批评统治者对民众疾苦的漠视,强调要关注普通人的生活与历史。
在文学作品中,该成语常用于描绘历史背景或社会现象,强调对普通人的关注。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提醒他人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尤其是在讨论社会问题时。在演讲中,使用该成语可以增强对民众生活状况的关注,激发听众的共鸣。
同义成语:
这两个成语均强调对普通人生活的关注,与“遗黎故老”的含义相似。
反义成语:
“遗黎故老”在**文化语境中,反映了对历史的重视和对普通人生活的关注。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仍然具有适用性,尤其在讨论社会不平等、历史遗忘等问题时,能促使人们反思社会责任和历史传承。
该成语常引发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普通人命运的同情。它提醒我们不要忘记那些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却被忽视的人,带来一种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在一次志愿活动中,我遇到了一位年长的老人,他讲述了自己年轻时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此时我想到了“遗黎故老”,感受到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连接,提醒我在生活中要关注身边的每一个人。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融入“遗黎故老”:
听闻故老言, 记忆随风散。 遗黎泪满襟, 何日再归还?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于“遗黎故老”的表达可能是“the voiceless majority”或“forgotten people”,这些表达同样强调对普通人的关注和对社会边缘群体的反思。
“遗黎故老”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对历史的责任和对社会的关怀。它在语言学*与表达中提醒我们关注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被遗忘的人,鼓励我们在生活中保持对他人的敏感与同情。
当宋初改物,遗黎故老犹有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