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0:48:3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2:58:11
成语“人赃并获”由四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人”和“赃物”一起被捕获。它的基本含义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当场抓获,且赃物一并被缴获,常用来形容犯罪行为的确凿证据。
“人赃并获”源自于法律和刑事侦查的背景,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犯罪的严厉打击。在古代的文献中,类似的表达常用于描述抓捕罪犯的情景。尽管具体的出处不明确,但它与古代法律文化密切相关,体现了对迅速正义的追求。
该成语常在法律、新闻报道和社会讨论中使用。例如,在描述警察抓捕盗贼的场景时,可能会说:“警方在行动中成功实现了人赃并获。”它也可以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用以增强情节的紧迫感和真实感。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法律与道德紧密相连,成语“人赃并获”体现了对犯罪行为的零容忍态度。在现代社会中,随着法律制度的完善,该成语依然适用,常用于强调法律的公正与有效性,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正义的渴望。
“人赃并获”给人的情感反应往往是正义得以伸张的满足感,同时也伴随对犯罪行为的警惕和谴责。这一成语可以引发对法律、秩序和社会公正的思考,影响我们在表达时更加重视事实和证据。
在一次校园安全讲座中,我提到了“人赃并获”的案例,强调了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和对犯罪行为的警惕。这让我认识到,法律常识在生活中是多么重要,保持对不法行为的敏感,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安全。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夜幕降临,贼影潜行,
人赃并获,正义难躲。
法槌落下,众生平安,
黑暗终将,迎来光明。
这首诗通过“人赃并获”传达出对正义最终胜利的期待。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caught red-handed”,意为“当场被抓住”,其含义与“人赃并获”相似,均强调犯罪行为的直接证据。然而,在使用时,文化背景和法律体系的不同可能导致其使用场景有所区别。
通过对“人赃并获”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一个语言工具,更是法律与社会正义的象征。它提醒我们在日常交流中重视事实与证据,增强法律意识,促进社会和谐。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观点和情感。
你想上海的包探何等精细,金月兰又不会改头换面,不多几日,早被两个包探访了出来,立时协同巡捕,将金月兰人赃并获,解到公堂。
《续资治通鉴·宋纪》:“凡盗贼,必人赃并获,乃得论罪。”
《资治通鉴·唐纪》:“捕盗者,必人赃并获,然后可以正法。”
《清史稿·刑法志》:“盗贼之狱,必人赃并获,始得定谳。”
《明史·刑法志》:“凡盗贼,必人赃并获,乃得论罪。”
《宋史·刑法志》:“捕盗者,得其人,并获其赃,然后可以正法。”
鹿杖客心想你别要又让我上当,我背负韩姬出去,你声张起来,那时~,还有甚么可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