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1:5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2:58:11
“人足家给”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人的生活有足够的支持,家里也有相应的供给”。它通常用来形容人们的生活安稳、富足,家庭的经济条件良好,不必为生活的基本需求而担忧。这个成语强调了个人生活的基本保障和家庭的稳定。
“人足家给”出自《后汉书·光武帝纪》。其中提到“家给人足”,意为家庭富足,人们的生活也有保障。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强调了经济条件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该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家庭或个人的生活状态,可以在文学作品、日常对话、演讲等场合使用。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家庭的富足和个人的安定是人们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这个成语反映了对物质生活保障的重视。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人足家给”的追求依然存在,尤其是在讨论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问题时,这个成语的使用更为普遍。
“人足家给”带给人一种温暖和安全感的情感联想,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思维和表达中,它可以用来传达对幸福生活的期待和对社会保障的重视。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有一段时间经济比较拮据,那时常常感受到生活的压力。后来通过努力工作,我的经济条件逐渐改善,终于实现了“人足家给”的生活状态。这样的经历让我更加理解这个成语的深刻含义,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在这个冬季的夜晚,窗外飘着雪花,屋内的炉火温暖如春,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着丰盛的晚餐,真是‘人足家给’,生活如此美好。”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于“人足家给”的表达可以是“well-off”(富裕的)、“comfortable living”(舒适的生活)等,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含义相似,都是对安定、富足生活的向往。
通过对“人足家给”的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经济条件与人们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思考生活和社会问题时,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入。
人足家给,富饶洽于公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