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2:48:5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07:29
成语“甘贫守节”字面意思是甘愿过贫困的生活,坚守节操。它强调了一种高尚的品德,指的是在物质条件贫乏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道德的操守和个人的节操。
“甘贫守节”出自**古代的文人思想,尤其是儒家文化强调的廉洁自守和节操。虽然没有特定的文学出处,但这一成语反映了许多文人志士的价值观,他们宁愿选择贫穷,也不愿意为了金钱和名利而违背自己的道德信念。
该成语常用于文学作品和日常对话中,尤其是在讨论一个人的品德、价值观和生活态度时。在演讲中,可能用来激励他人坚持原则,不为物质利益所动摇。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强调了坚持原则的重要性,而反义成语则揭示了物质诱惑带来的道德沦陷。
“甘贫守节”在传统的儒家文化中具有深厚的根基,强调个人道德和社会责任。现代社会中,虽然物质主义盛行,但这一成语所体现的价值观依然对许多人有着启发性,尤其是在面对诱惑时,提醒人们要坚守自我。
这一成语给人以坚定和清高的情感联想,表现出一种宁静而坚定的力量。在思考时,会让我联想到许多历史人物,他们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信念,激励我在生活中也要有这样的勇气。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因为工作压力而面临职业选择。尽管有更高薪的工作机会,我却选择了坚持自己的职业信念,甘愿接受相对较低的薪水,心中默念着“甘贫守节”,让我坚定了选择。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这个成语:
青山不改旧时景,
甘贫守节愿长生。
不求金银铺路行,
只愿清风伴我行。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content with little”,强调满足于简单的生活。这种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与“甘贫守节”相似,反映了对物质的超然态度。
通过对“甘贫守节”的深入理解,我意识到它在语言学*中的重要性,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增强了我对道德和价值观的思考。在表达中,我也会更加注重用词的深度和内涵,努力将这种高尚的品德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甘贫苦节,不愧神明。
《唐书·列女传》:“甘贫守节,不以贫贱移心。”
《清史稿·列女传》:“甘贫守节,以孝养父母,以慈教子女。”
《明史·列女传》:“夫死,甘贫守节,抚孤成立。”
《宋史·列女传》:“家贫,甘贫守节,终身不嫁。”
《后汉书·列女传》:“甘贫守节,不以富贵易志。”
今日夫为彭泽令,~乐怡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