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2:4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07:25
“甘贫守分”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甘愿过贫穷的生活,遵守自己的分寸。它的基本含义是指甘愿过清贫生活的人,能够坚守自己的本分,不追求奢华和不必要的物质享受。
该成语源于古代文人对清贫生活的认同与赞美。在**传统文化中,清贫常常与高尚的道德品质相联系,强调一种简朴、节俭的生活态度,尤其在儒家文化中尤为突出。虽然具体的历史出处难以追溯,但类似的思想在《论语》中有体现,孔子提倡的“君子之交淡如水”也反映了这种淡泊名利的精神。
“甘贫守分”常被用于形容那些在生活中选择节俭、不追求物质享受的人。它可以在以下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儒家文化中,甘贫守分体现了对道德和伦理的重视,人们认为清贫和守分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在现代社会,物质主义盛行,甘贫守分的精神显得尤为珍贵。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也要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甘贫守分”让我联想到那些坚守理想、追求内心平和的人物形象。这种精神常常让我感到一种由内而外的力量,提醒我在生活中保持谦卑与节制。
我曾遇到一位老师,她生活简朴,教我们不仅要追求知识,更要追求内心的富足。她的生活态度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更加理解了“甘贫守分”的意义。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运用“甘贫守分”:
清风拂面心自闲,
甘贫守分乐无边。
不求浮华常自足,
静待花开在眼前。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可以用“contentment”或“minimalism”来表达。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共同点在于强调内心的满足与简朴的生活态度。
通过对“甘贫守分”的学*,我更加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节制的重要性。这不仅对我的语言表达有帮助,也让我在生活中更能做到心如止水。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不忘坚守自己的本分,这种价值观值得每个人去践行。
止不过闭户读书,甘贫守分,中心无愧。
《古文观止·唐宋八大家文钞》:“家贫,甘贫守分,不以贫贱易行。”
《清史稿·列女传一》:“家贫,甘贫守分,不以贫贱易操。”
《明史·列女传二》:“家贫,甘贫守分,不以贫贱易节。”
《宋史·隐逸传上》:“家贫,甘贫守分,不以贫贱易心。”
《后汉书·列女传》:“家贫无资,甘贫守分,不以贫贱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