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1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07:01
“甘言媚词”是一个成语,由“甘言”和“媚词”两部分组成。字面意思是“甜蜜的话语和奉承的言辞”。它的基本含义是指那些为了迎合他人、讨好他人而说的甜言蜜语,往往带有虚情假意的成分。
“甘言媚词”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在古代文献中,类似的表达常用于形容那些用言辞来取悦他人或获取利益的行为。这种表达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政治文化,许多文人通过诗词或文章来赞美权贵,以求得个人的荣华富贵。
“甘言媚词”常用于批评那些表面上看似友好、实则别有用心的人。它可以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如小说、戏剧等,也常见于日常对话中,尤其是在谈论人际关系、职场文化和政治场合时。演讲中使用时,通常用来提醒听众对某些过于甜蜜的言辞保持警惕。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社交往往重视和谐与礼仪,甘言媚词在某些场合被视为一种社交技巧。然而,现代社会对诚实与真实的重视,使得这种行为受到更多的质疑。在职场中,过度的甘言媚词可能导致信任危机,因此,适度的赞美和真诚的沟通更被推崇。
“甘言媚词”往往带有负面的情感反应,令人联想到虚伪和不真实的互动。这种成语让人警惕在社交场合中那些过于甜蜜的言辞,提醒人们在沟通中保持真实和诚恳。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一个同事,他总是用甘言媚词来迎合上司,导致其他同事对他产生了不满。最终,他的这种行为并没有为他带来长久的好处,反而使他在团队中失去了信任,成为了大家讨论的对象。
在一首小诗中,我可以这样融入“甘言媚词”:
甜言如蜜满口来,
真情在外却无开。
虚假笑容堪可恨,
一言不合泪千回。
在英语中,“flattery”可以与“甘言媚词”相对应,指的是过度的恭维和奉承的言辞。尽管两种文化都对这种行为有所警惕,但在不同的社交背景下,接受程度和使用方式可能有所不同。在一些文化中,适度的奉承被视为社交的润滑剂,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则可能被认为是虚伪。
通过对“甘言媚词”的学*,我深刻认识到在沟通中,真实和诚恳的重要性。虽然甜言蜜语在短期内可能带来好处,但长远来看,真诚的交流才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这个成语提醒我在使用语言时,需谨慎选择,避免落入虚假的表达中。
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
《明史·奸臣传·严嵩》:“嵩以甘言媚词,得宠于世宗。”
《宋史·奸臣传·蔡京》:“京以甘言媚词,得幸于徽宗。”
《晋书·王衍传》:“衍以甘言媚词,得宠于晋武帝。”
《后汉书·宦者列传》:“以甘言媚词,取悦于上。”
《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以甘言媚词,得幸于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