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43:1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06:41
“甘死如饴”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甘愿像糖一样死去”。它形容一种极端的甘愿和沉醉,通常用来表示对某种事物或情感的执着与追求,甚至达到甘愿为之付出生命的程度。其基本含义是:对某种事物的热爱或执着到愿意为之牺牲的地步。
“甘死如饴”的来源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推测其意象与古代文学中对生死、爱情、理想等主题的探讨密切相关。成语中的“饴”字,意指甜蜜的事物,常用来比喻美好的情感或理想。可以看作是对追求美好事物的一种极致表达,可能与古代诗词中对爱情和理想化生活的向往有关。
该成语适用于多种语境,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奉献精神和对理想的追求被高度赞美。“甘死如饴”的成语在传统文化中体现出对爱情、友情、理想的执着追求,反映了人们对美好情感和信仰的向往。在现代社会中,尽管人们的价值观可能更加多元,但在某些情境下,这种甘愿为爱或理想付出的精神仍然受到推崇。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对爱情的执着与奋斗。它传达了一种深厚的情感,往往让我感受到一种温暖和激情,同时也提醒我在追求梦想时应有的坚定与勇气。
在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个朋友,她为了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甘愿放弃稳定的工作,投入全部精力去学*音乐。她的那种执着让我想起了“甘死如饴”这个成语,也让我反思自己对梦想的追求是否足够坚定。
在夜空下,她静静弹奏着琴,仿佛在诉说着心底的秘密。她对音乐的热爱,甘死如饴,任凭世间纷纷扰扰,唯有音符在心中流淌,成就了无尽的甜蜜与痛苦。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o die for”,通常用来形容某种强烈的渴望或喜爱。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两者都传达了对某种事物的极端热爱和追求。
通过对“甘死如饴”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更好地理解了人们在追求理想与情感时的坚定态度。在表达感情时,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更生动地传达自己的情感和立场。
举忠愤激发,甘死如饴,而朕以小丑跳梁,用良臣于危地,思之深恻。
《资治通鉴·唐纪》:“李敬业甘死如饴,以讨武氏之乱。”
《后汉书·班超传》:“超甘死如饴,以报国家之恩。”
《汉书·王莽传》:“莽甘死如饴,以成其篡汉之大业。”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甘死如饴,以全赵国之社稷。”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甘死如饴,以报秦穆公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