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5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44:59
成语“各执一词”字面意思是“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说法”。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争论或讨论中,各方都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愿意妥协,无法达成共识。
“各执一词”出自《后汉书·方术传》。原文中提到当时的学者们对某些问题各持不同观点,难以统一。这一成语的形成与古代学术争论密切相关,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对真理和观点的执着。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这两个成语与“各执一词”相似,但“各抒己见”更强调表达,而“各持己见”更强调坚持。
反义成语:
“各执一词”在**的文化传统中,强调的是个人的观点和思想,反映了儒家文化中对个人见解和理性讨论的重视。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网络时代,各种声音的碰撞使得这一成语更加贴近现实,常用于形容社会热点话题的争议。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争论的激烈和思考的深度。它提醒我在交流中,尊重他人的观点,同时也要坚守自己的信念。正是由于不同的看法,才会产生更丰富的讨论和思考。
在工作中,我曾经参与过一个项目讨论,团队成员对方案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各执一词”,但最终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商,找到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这让我意识到,虽然“各执一词”可能导致争议,但也能激发更好的创意。
在一首小诗中,我试图融入“各执一词”:
山川异域各执一词,
风云变幻谁能知。
共饮一杯同心醉,
何必争执不休时。
这首诗表达了在纷争中,实际上可以通过共享的情感和目标来找到和谐。
在英语中,可以用“each holding their own opinion”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也有相似的表达方式,例如西方国家的“agree to disagree”,强调在不达成共识的情况下仍保持友好关系。
通过对“各执一词”的深入理解,我意识到在沟通中,尊重不同的声音是非常重要的。它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教会了我在交流中如何处理分歧与争论。这个成语提醒我们,虽然观点不同,但理性讨论的价值不容忽视。
两下各执一词,难以定招。
《资治通鉴·唐纪·武德九年》:“诸将各执一词,莫能相一。”
《后汉书·袁绍传》:“绍与曹操各执一词,不相下。”
《汉书·王莽传》:“群臣各执一词,莫有定议。”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与虞卿各执一词,不相能。”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诸侯各执一词,莫能相下。”
辩论会上,双方~,争执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