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5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36:47
“当刑而王”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在刑罚面前仍然能够做王”。从基本含义来看,它表达了一种在困境或逆境中仍能保持权威、尊严和地位的状态,强调了个人的坚韧与不屈。
“当刑而王”出自《庄子》。在《庄子·外物》一章中,庄子提到某些人即使面对严厉的刑罚,也能保持自己的内心平静和王者的风范。这一成语反映了庄子哲学中对于自由、个体尊严和内心宁静的追求。
“当刑而王”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面对困境而能保持尊严是一种被高度赞扬的品质。这种精神在历史上常被用来激励人们在逆境中奋斗,尤其是在古代社会,许多士人或英雄在国家危难之时表现出的坚毅形象,成为后世学的榜样。
“当刑而王”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困境中坚持自我、勇敢面对挑战的人物形象,如历史上的英雄、文学中的智者等。这种情感反应激励我在生活中面对困难时,保持冷静和信心。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曾经在工作中遇到过极大的压力,面对困难项目时,我也曾感到焦虑。但在一次团队会议上,我试着以“当刑而王”的态度来面对问题,最终带领团队找到了解决方案。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当刑而王”:
风雨如磐夜色寒,
独立潮头不屈然。
当刑而王心自定,
一声长啸破苍天。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stoic”或“stoicism”,强调在逆境中保持冷静和理智。虽然具体的文化背景不同,但都传达了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的精神。
通过对“当刑而王”的学,我进一步理解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如何通过成语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学会了以更坚韧的态度去应对。
少时客相之,当刑而王。及壮,坐法黥,布欣然笑曰:‘人相我当刑而王,几是乎?’
我爹爹是个大儒,指望立身行道;今遭此患难,那有出头之日。这时节难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