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3:4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36:52
“当之无愧”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应得的,不觉得愧疚”。其基本含义是指某人或某事物具备了相应的资格、能力或价值,完全配得上某种荣誉、称号或评价,而对此没有任何愧疚或不安的感觉。
“当之无愧”最早出现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成语的形成与古代对“当”的理解有关,通常表示应该、应得;“无愧”则指没有愧疚感。这个成语的历史背景反映了古人对个人荣誉与责任的看重,强调了获得某种称谓或地位后所应承担的责任。
“当之无愧”可以广泛应用于多种语境中: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当之无愧”在**文化中体现了对个人成就和社会角色的重视。在传统社会,个人的荣誉常常与家族、集体的荣誉挂钩。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可以用来鼓励个人追求卓越,强调能力与成就的关系,激励人们努力奋斗。
使用“当之无愧”这个成语时,我常联想到对成功的认可与自信。它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体现了对努力与成就的肯定,激励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懈努力。
在工作中,我曾参与一个项目的策划与执行,最终我们的团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项目总结会上,我用“当之无愧”来形容我们的团队,表达了对大家付出的肯定和认可,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尝试将“当之无愧”融入如下句子:
在这风雨兼程的路上,
你我携手,心中有光,
每一步都当之无愧,
愿未来绽放如花香。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well-deserved”,同样表示某人或某事物值得获得某种荣誉或评价。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在文化语境中,强调努力与成就的联系是共通的。
通过对“当之无愧”的深入学*,我认识到这个成语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在表达赞赏、肯定他人时更加得心应手。在生活中,适时运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沟通效果,传递积极向上的情感。
夫人有厚己而自如者,恃其中有所以当之而不愧也。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四》:“李靖,唐之名将,当之无愧。”
《后汉书·班超传》:“超之功名,当之无愧。”
《汉书·王莽传上》:“莽之为人,当之无愧。”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赵之良将也,当之无愧。”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君子谓晋侯当之无愧。”
尊翁一生,清慎勤三字,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