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2:2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36:34
“归邪返正”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归”、“邪”、“返”和“正”四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从错误的方向回归到正确的方向,意指改正错误,回归正道。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从错误的思想或行为中悔悟,重新走向正义或正确的道路。
“归邪返正”并没有明确的历史文献记载,可能是由古代汉语中“归”和“返”的使用演变而来,通常涉及道德、伦理的讨论。在古代文学和哲学中,特别是在儒家思想中,强调“归正”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即人们应该通过自省和修正错误来达到道德的完善。
该成语通常在道德教育、人生哲学、文学作品及日常对话中使用。例如,在道德讲座或励志演讲中,演讲者可能会提到“归邪返正”来激励听众改正错误行为。在小说或影视作品中,角色经历迷失后重拾正途时,也可能用到这个成语。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正义和道德被视为极为重要的价值观念。成语“归邪返正”反映了人们对道德自省和改过的追求。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的适用性仍然强烈,特别是在面对社会问题、个人伦理困境时,强调人们需要有勇气承认错误并努力纠正。
“归邪返正”带给我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向上的,它传达了一种希望和救赎的思想。每个人都会犯错,真正重要的是能否认识到错误并努力改正,这种勇气和决心令人钦佩。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在学业上迷失方向,面对压力而选择了逃避。后来我意识到这是错误的,决定“归邪返正”,通过努力学*和请教老师,最终取得了好成绩。这种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该成语的意义。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迷途知返心自明,
归邪返正路更清。
正义之光照前行,
风雨兼程不言停。
在英语中,可以用“turn over a new leaf”来表达类似的意思,意思是改变自己的行为,开始新的生活。虽然语境略有不同,但两者都强调了改变和自我修正的积极意义。
通过对“归邪返正”这个成语的学*,我认识到它所蕴含的深刻道德寓意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面对困难时,更加勇于自省和改变。它提醒我,不论人生路上遇到多少挫折,都有机会和能力去回归正道。
周虽不纲,孔实嗣圣,《诗》《书》载删,《礼》《乐》大定,惩恶劝善,归邪返正。
《清史稿·曾国藩传》:“国藩力主归邪返正,以维大局。”
《明史·海瑞传》:“瑞上疏,言归邪返正,以革弊政。”
《宋史·岳飞传》:“飞上书,请归邪返正,以复中原。”
《资治通鉴·唐纪》:“李泌劝帝归邪返正,以靖国难。”
《旧唐书·裴度传》:“度乃率诸将归邪返正,以安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