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4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33:33
“回光返照”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为“光线回转,重新照耀”。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人或事物在接近结束或衰退时,偶尔出现的一种短暂的好转或辉煌时刻。它常常指某种事物即将消逝时,所展现出的最后的光辉与活力。
“回光返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最早见于《后汉书·光武帝纪》中的“光复而照者,回光返照也”。这个成语通过对光亮的形象化描绘,生动地表现出一种即将消逝的状态中依然闪现出的短暂光辉。它常用来形容临终前的状态,如病人临终前的清醒或某种事物在最后阶段的复苏。
“回光返照”常用于描述个人的状态、事物的发展或历史的演变。在文学作品中,它可以用来描绘人物在临终前的一瞬间清醒。在日常对话中,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项目或事业在结束前的最后努力和表现。此外,在演讲中,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强调逆境中的希望与积极态度。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回光返照”体现了对生命、时间和希望的思考。它强调在逆境中寻找希望的积极态度,尤其是在面对生命的结束时,仍然能看到短暂的光辉与美好。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依然适用于描述工作、学或生活中的短暂成功与努力,激励人们即使在困境中也要努力寻求突破。
“回光返照”让我联想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尤其是在面对亲人或朋友的病痛时,这个成语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复杂的,既有对失去的悲伤,也有对生命最后时刻的感悟与珍视。这种对比让我更加珍惜每一个与人相处的瞬间。
在生活中,我曾经经历过一位亲人在病重期间,虽然身体状况恶化,但在临终前的几天,她的精神状态却意外地好,仿佛是一次回光返照。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生活的无常与珍贵,也让我更加关注与他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在某个故事中,可以描绘一个年轻的艺术家在事业即将黯淡之际,创作出一幅震撼人心的作品,正如“回光返照”般,重新燃起人们对她的热情与关注。故事结尾,她在一场展览中,面对观众的赞美,感慨道:“这就是我生命中的回光返照!”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last hurrah”,意指某事物的最后一次成功或表现。这种表达也传达了短暂的辉煌与即将结束的感觉,反映了文化中对生命与努力的共鸣。
通过对“回光返照”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是对生命短暂性的反思,更是一种积极面对困难的态度。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无论遇到怎样的挑战,都要努力寻找那一线希望。这种思维方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激励我在各个方面都要积极向上。
诸禅德若能一念回光返照,到自己脚跟下,褫剥究竟,将来可谓洞门豁开,楼阁重重,十分普视,海会齐彰。
《清史稿·曾国藩传》:“国藩曰:‘此回光返照,非真能持久也。’”
《宋史·岳飞传》:“飞曰:‘此回光返照,非久安之计。’”
《太平广记》卷三百八十三《崔绍》:“绍见一老人,回光返照,言笑自若。”
《聊斋志异·陆判》:“陆判曰:‘此乃回光返照,非真死也。’”
《红楼梦》第九十八回:“宝玉听了,竟是回光返照,心里一明,便问:‘你可是黛玉?’”
贾宝玉失了命根子“通灵宝玉”后失魂落魄、疯疯癫癫。贾母和王夫人决定让他娶薛宝钗来冲喜。这对林黛玉是当头一棒,气得直吐鲜血,从此一蹶不振,面无血色。在宝玉结婚的当晚,林黛玉也一病不起,回光返照时间不长,郁闷而死
所以唐末宋初,骈体文又~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