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54:0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3:34:43
“传神写照”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传达出神韵,写出形象”。它通常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文学作品或某种表现手法能够准确而生动地表现出对象的特点与内在精髓。其基本含义是形容某种表现方式非常成功,能够深入人心,令人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传神写照”的来源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可以从传统艺术和文学的发展历程中理解其意义。的绘画、书法、诗词等艺术形式一直强调“神”和“形”的结合,尤其是在描写人物、风景时,传达出对象的精髓和神韵是极为重要的。因此,这个成语可以看作是对传统艺术理念的一种总结和概括。
“传神写照”在不同的语境中有广泛的使用:
文学作品:用来称赞某位作家的作品在描写人物时非常生动。
艺术评论:用于评价画作、雕塑等艺术作品。
影视作品:在谈论演员的表演时也常用此成语。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传神写照”在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尤其是在艺术和文学领域。**古代文人讲究“写意”,强调表现内在情感与意境,而不是单纯的物象再现。因此,这个成语在今天的艺术教育和创作中依然具有指导意义,提醒创作者不仅要关注形象的表面,更要深入挖掘事物的内涵。
“传神写照”让我联想到那些令我印象深刻的艺术作品和文学作品,它们不仅仅是表面的描绘,更是情感的传达和思想的表达。这个成语也让我思考在表达上如何更深入地触及内心,去理解和表现他人的情感与经历。
在我的学*和生活中,我常常会运用“传神写照”来评价一些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尤其是在写作时,我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够做到这一点,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图景。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融入“传神写照”:
在晨曦中,山水如画,
雾霭轻绕,传神写照。
桃花嫣然,似笑非笑,
一缕春风,情意绵绵。
在英语中,“capture the essence”或“vivid portrayal”可以与“传神写照”相对应。这些表达同样强调对事物本质的把握和生动的描绘。在不同文化中,艺术和文学作品的评价标准虽有所不同,但对于深刻表达和情感传达的追求则是共通的。
通过对“传神写照”的学,我深刻体会到它在语言表达和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对作品的评价,更是对创作者内心感受的传达。作为学者,我希望在今后的学*与创作中,能够时刻牢记这一理念,努力让我的表达更加生动而有力。
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睛)。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图画见闻志·论画人物》:“画人物者,要在传神写照,不在拘泥于形似之间。形似者,匠人也;传神者,艺也。”
《画禅室随笔》:“画人物,须传神写照,不可但求形似。形似者,死物也;传神者,活物也。”
《宣和画谱·人物》:“画人物者,必分贵贱气貌,朝代衣冠,庶几分别。传神写照,非惟形似,亦各物情。”
《梦溪笔谈·书画》:“画牛虎皆画毛,惟马不画。然自古画马者,传神写照,多在马蹄之上。”
《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晋朝时期,顾长康画人像十分有名,有的画了几年不点上眼睛。有人问他原因,顾长康说:“四肢身体的美丑,本与神韵无关,要想人像画得传神,关键在于这眼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