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4:4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0:47:02
成语“三回五次”的字面意思是“多次、反复”,通常用来形容某种事情发生了很多次,强调其频繁性。基本含义是指某种事情或行为反复出现,不止一次。
“三回五次”这个成语的来源并不明确,但可以推测与古代汉语中的数字表达有关。在古代文学中,数字常常用作强调的手段,表示次数的多与少。此成语的使用体现了汉语对于数量的重视,通过数字的重复来加强语气。
该成语广泛应用于日常对话和书面语中,尤其是在表达某种行为或**的频繁程度时。例如,在工作场合中可以说:“这个项目我们三回五次地讨论了,但仍未达成一致。”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能用来描写人物的执着或某种现象的普遍性。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数字有特定的象征意义,三和五都是常见的数字,分别象征着完整性和多样性。成语“三回五次”在现代社会中适用性强,可以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在强调努力和坚持的情境中。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坚持与重复的过程,有时事情的反复发生可能会让人感到沮丧,但也可能是成功的前奏。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持续努力的重要性。
在我的学过程中,我常常会遇到一些难题,需要三回五次地尝试才能解决。有一次,我在学数学时,某道题目让我困扰了很久,最终通过不断的尝试和请教老师,我终于掌握了这个知识点。
在一次小诗创作中,我尝试使用这个成语:
晨光初现三回五次,
梦想在心中悄然生。
千言万语难言尽,
唯有坚持才见成。
在英语中,可以用“time and again”或“repeatedly”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这些短语同样强调事情的重复性,但在语气和使用场合上可能与“三回五次”有所不同。
通过对成语“三回五次”的分析,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灵活性。它不仅能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频繁的行为,也提醒我在生活中要有耐心和坚持的精神。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使我们的表达更加生动和有力。
小官平日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太守故三回五次,侮弄下官。
《金瓶梅》第三十一回:“西门庆三回五次地邀请,她才勉强答应。”
《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唐僧三回五次地催促,悟空才肯动身。”
《水浒传》第十八回:“宋江三回五次劝他,他只是不听。”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他三回五次地来说,我只得应允了。”
《红楼梦》第五十八回:“宝玉听了,三回五次地央求。”
赵云~请夫人上马,夫人只不肯上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