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6:0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36:48
成语“当世无双”字面意思是“在当代没有第二个”。它的基本含义是指某个人或事物在特定领域或方面具有极高的独特性和卓越性,无法与之相比。
“当世无双”最早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具体出处并不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对杰出人物的赞誉,尤其是在诗歌、文学、艺术等领域。例如,许多古代诗词中常用此类表达来形容英雄、才子或美人,强调其独特性和超凡脱俗的地位。
该成语可以广泛应用于多种语境: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强调个人的独特性和杰出贡献是一种传统美德。“当世无双”不仅可以用于个人,还常用于艺术、科技等领域,表达对卓越成就的敬仰。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依然适用,尤其是在表彰杰出人物时。
这个成语通常带有积极的情感色彩,给人以崇高和敬仰的感觉。使用这个成语时,往往会联想到卓越、独特和不凡的成就,激励人们追求卓越,展现自我。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老师,她在音乐方面的才华让我感到她真是“当世无双”。她不仅能演奏各种乐器,还能创作动人的乐曲,深深影响了我对音乐的热爱。
在一个诗句中可以这样融入:“月明如水照人间,天上人间当世无双。”试图表达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
在英语中,可以使用“unparalleled”或“second to none”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这些表达同样强调了某种独特性和卓越性,虽然在使用频率和语境上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当世无双”的学,我意识到它不仅是一个形容词,更是一种文化认同和价值观的体现。在语言学中,理解和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使我们在交流中更加生动有力。
东方朔自称辨略,消坚释石,当世无双。
《宋史·岳飞传》:“岳飞忠勇,当世无双。”
《晋书·王羲之传》:“羲之书,当世无双。”
《后汉书·班超传》:“超才略绝人,当世无双。”
《汉书·艺文志》:“司马相如文章,当世无双。”
《史记·项羽本纪》:“当是时,项王兵强马壮,天下莫能当,可谓当世无双。”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公亦以此自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