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4:5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4:34:11
“兵强马壮”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士兵强壮,马匹健壮”。其基本含义是形容军队的力量强大,准备充足,通常用来表示在战争或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兵强马壮”最早的文献来源并不明确,但其成语构成反映了**古代对军事力量的重视。古代战场上,强壮的士兵和健壮的马匹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因此,这个成语可以理解为强调军事力量和准备的重要性,隐含着对强大实力的赞美。
该成语通常用于描述军事、体育或竞争的场合。它可以在文学作品中出现,也可以在日常对话和演讲中使用。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军事力量常常被视为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兵强马壮”这一成语在历史上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军事的重视,尤其是在战国时期和三国时期,战争频繁,国家之间的实力竞争尤为明显。在现代社会,虽然直接的军事冲突减少,但“兵强马壮”仍然可以引申应用于经济、科技等方面的竞争。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强烈的力量感和自信心,能够激发人们对胜利的渴望。它不仅仅局限于军事,还可以引申到生活中的各种竞争,提醒人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增强自己的实力。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参加过一次团队比赛,赛前我们进行了充分的训练,团队成员的默契和配合也非常好。我们常常互相鼓励:“只要兵强马壮,就一定能赢得比赛!”最终,我们确实取得了胜利,这让我深刻体会到这个成语的含义。
在一次写作中,我尝试用“兵强马壮”来描绘一个勇敢的骑士: “在那片辽阔的土地上,骑士们披着闪耀的铠甲,骑着兵强马壮的战马,勇敢地向敌人发起冲锋,誓言要捍卫他们的家园与荣耀。”
在英语中,类似表达可以是“strong and well-equipped”,它也强调力量和准备的概念。但与“兵强马壮”相比,英语表达往往更侧重于现代化的装备和技术。
通过对“兵强马壮”的学,我认识到它不仅是一个描述军事力量的成语,更是一个关于准备和实力的哲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面对挑战时,要做好准备,增强自身实力,以迎接可能的竞争或困难。
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诸葛亮兵强马壮,七擒孟获。”
《后汉书·光武帝纪》:“光武兵强马壮,遂平天下。”
《汉书·韩信传》:“韩信兵强马壮,遂破赵。”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兵强马壮,天下莫敢当。”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将伐郑,以其兵强马壮。”
安重荣的父亲是后唐振武巡边指挥使,石敬瑭起兵太原,派副将张颖潜入振武,请安重荣举兵协助。安重荣投奔石敬瑭,由于石敬瑭成为契丹的儿皇帝,安重荣得到吐蕃兵强马壮的支持,自立为王,率军进攻汴京,被晋军所杀
时孔明~,粮草丰足,所用之物,一切完备,正要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