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0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1:01:20
成语“辞不达意”字面意思是“辞句无法传达内心的意图”。它的基本含义为:言辞表达不清,无法准确地传达出说话者的真实想法或情感。
“辞不达意”出自《论语·子路》,原句为“子路曰:‘以为言不达,何如?’子曰:‘辞不达意。’”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对言辞与意图之间关系的思考,强调了表达与理解的困难。
该成语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广泛。在文学作品中,它常用来描述人物在情感、思想表达上的挣扎。在日常对话中,通常用来形容某人想要表达的内容未能被他人理解。在演讲或正式场合中,可以用于说明沟通障碍或表达不清的情况。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辞不达意”在**文化中反映了对语言表达的重视。古代文人常常追求“言之有物”,而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传播的多样化,这一成语也提醒人们在沟通中要注意表达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辞不达意”常给人一种无奈和挫败感,尤其在面对他人未能理解时,容易产生焦虑和沮丧。这种情感使得语言沟通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尝试向朋友解释一个复杂的理论,但由于我使用了许多专业术语,结果让他感到“辞不达意”。这让我意识到在交流中,选择合适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是多么重要。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辞不达意”:
月明点滴窗前影,
心事重重难自倾。
语如春风随意逝,
辞不达意空惆怅。
在英语中,“to miss the point”或“to beat around the bush”可以用来表达类似的意思,指的是没有直接表达出核心思想。这表明在不同文化中,言辞与意图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普遍关注的话题。
对“辞不达意”的理解让我认识到,语言的力量不仅在于表达,更在于传达。无论是在学*还是日常交流中,准确、清晰的表达都是沟通的基础。这一成语提醒我们在交流时要注意倾听和理解,以减少误解和沟通障碍。
盖五百年而书功烈者,辞不达意,余尝叹息之。
大概学作文时,总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