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54:36
成语“心摇胆战”的字面意思是心里摇摆不定,胆子发抖。它形容人在面临危险或恐惧时,内心不安、惶恐不已的状态。基本含义为因害怕而感到心神不宁,情绪紧张。
“心摇胆战”出自《左传》,原文为“心摇而胆战”。在古代文献中,常用来描述在战斗或紧急情况下,士兵因恐惧而心神动摇的情景,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压迫和危险时的脆弱心理。
该成语可以在多个场合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成语常常反映出人们对生命、勇气和恐惧的理解。“心摇胆战”不仅用于描述个体心理状态,也反映了社会对安全感的追求。在现代社会,尽管科技进步,生活安定,但面对不确定性和突发时,人们的心理反应依然与古代相似。
“心摇胆战”常常让我联想到对未知的恐惧和对自己能力的怀疑。这种情感反应会影响我的思维方式,尤其是在面对压力时,更容易产生焦虑和不安。
在一次重要的考试前,我感到“心摇胆战”。虽然我准备得很充分,但临场的压力让我难以平静。最终,我通过深呼吸和自我鼓励,克服了这种状态,表现得还不错。
在一个故事中,我可以描写一个勇士在面对巨龙时内心的挣扎: “当巨龙的吼声震耳欲聋,勇士站在山崖边缘,心摇胆战。他知道,唯有面对恐惧,才能寻找光明的未来。”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是“heart in the mouth”,意为因恐惧而心跳加速。虽然含义相近,但文化背景和使用场合可能有所不同,反映出各自文化对恐惧和勇气的理解。
通过对“心摇胆战”的学*,我更加理解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脆弱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更加关注内心的感受和心理调适的重要性。
一旦闻金革之事,则心摇胆战。
《金瓶梅》第十八回:“西门庆听了,心摇胆战,连忙问道:‘此事当真?’”
《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孙悟空听了,心摇胆战,不敢再言。”
《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曹操听了,心摇胆战,急令退兵。”
《水浒传》第三十三回:“宋江听了,心摇胆战,慌忙问道:‘兄弟,你这话从何说起?’”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宝玉听了,心摇胆战,不知如何是好。”
元礼见众人被杀,惊得~,也不知墙外是水是泥,奋身一跳,却是乱棘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