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38:0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2:39:25
“阑风伏雨”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在栏杆边上,风吹雨打”。它形容风雨交加的天气,通常用来描述一种凶险、动荡的环境或情境。基本含义上,它传达了在恶劣天气中,环境的艰难与险恶。
成语“阑风伏雨”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其中有云:“阑风伏雨,灯火阑珊。”这句话描绘了在风雨中,灯光闪烁的孤寂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
该成语可以在多个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风雨常常被视为艰难险阻的象征。阑风伏雨不仅描述自然现象,更反映了社会动荡、人生起伏的哲理。在现代社会,尽管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但在职场竞争、家庭压力等方面,人们依然会遇到类似的“风雨”挑战。
这个成语常常带给人们一种孤独与坚韧的情感。它让我联想到在逆境中坚持与奋斗的勇气,也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应该要勇敢前行。它的意象常常引发对生活的思考,让人反思在风雨之后是否能见到彩虹。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有一次在职场上遇到了重大挑战,团队的项目面临许多困难,正如“阑风伏雨”的情景。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我们最终克服了这些障碍,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坚持的意义。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将“阑风伏雨”融入其中:
夜泊江边阑风起,
雨打窗前思绪飞。
灯下独坐人何在,
风雨过后见彩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hrough stormy weather”,同样描绘了在逆境中坚持的精神。然而,中文成语“阑风伏雨”更强调自然环境对人心境的影响,文化背景上的细微差别也使得两者在使用上有所不同。
通过对“阑风伏雨”的学,我对这个成语的理解更加深入。它不仅是一个描述自然现象的成语,更是一种哲理的象征,提醒我们在生活的风雨中,依然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这个成语在语言学中也充实了我的表达能力,使我在面对困境时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态度。
阑风伏雨催寒食,樱桃一夜花狼藉。
~吹十日,作比酷暑如蒸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