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0 01:42:4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3:54:24
成语“玉砌雕阑”的字面意思是指用玉石砌成的台阶和雕刻精美的栏杆。基本含义为形容建筑物的华丽、精致,通常用来形容园林、楼阁等美丽的景观或环境,代表着富贵、优雅和高雅的艺术品味。
成语“玉砌雕阑”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一诗,其中描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中提到“玉砌雕阑”用以描绘那种优美的居住环境,反映出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之美的向往。王维以其独特的山水田园诗风格,赋予了这一成语深厚的文化底蕴。
“玉砌雕阑”可以在多种语境下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玉砌雕阑”在**古代文化中,体现了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适用于形容高雅的建筑风格,特别是在园林设计、古典建筑修复等领域,反映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
每当提到“玉砌雕阑”,我会联想到宁静的山水之间,古色古香的园林,感受到一种优雅和宁静的氛围。这种联想不仅带来了美的享受,也让我思考人与自然、人与文化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一次旅行中,我去过一个古老的园林,看到那里的玉砌雕阑,瞬间让我想起了这个成语。那种精致的工艺和宁静的环境让我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对美的追求。我在旅行的记录中使用了“玉砌雕阑”,来形容那种令人陶醉的景象。
在春日的阳光下,走过那条小路,旁边是玉砌雕阑,缠绕的藤蔓在阳光中闪烁,仿佛时间静止,岁月静好。
在西方文化中,可以用“marble staircase”(大理石楼梯)来表达建筑的华丽与优雅。但“玉砌雕阑”不仅强调材质的珍贵,还蕴含了**传统文化对自然美的追求,这种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在西方表达中并不常见。
通过对成语“玉砌雕阑”的学*,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华文化中对美的追求与表达。这个成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的符号,更是文化的载体,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美、欣赏美,并在表达中注入文化的深度和情感。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苏东坡在黄州,一日,与朋友同游赤壁,见江边有一亭,亭上有一匾,上书‘玉砌雕阑’四字,东坡大喜,曰:‘此亭名甚佳,真个是玉砌雕阑也。’”
《儒林外史》第十回:“只见那园中,果然好个所在,但见:门楼高耸,屋宇轩昂,花木争奇,亭台竞秀,真个是玉砌雕阑,人间天上。”
《聊斋志异·聂小倩》:“至一第,朱门洞敞,阶上玉砌雕阑,似非尘世。”
《西游记》第二十三回:“那大圣,见他这等打扮,心中暗喜道:‘好个玉砌雕阑,果然是个神仙洞府!’”
《红楼梦》第五回:“只见那宝玉,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沧海尘生秋日暮,~,木叶鸣疏雨。江总头白心更苦,素琴犹写幽兰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