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8:3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01:46
“不假雕琢”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没有经过雕刻和琢磨的东西。其基本含义是形容事物或作品天然、自然,没有经过人工的修饰和加工,强调其原始和真实的状态。
“不假雕琢”最早出现在《庄子》一书中,庄子通过自然与人工的对比,强调自然之美和真实感。成语中的“假”指的是“假借、依靠”,而“雕琢”则是指对物体的加工和修饰。该成语反映了道家思想中对自然状态的推崇。
该成语常用于文学作品、艺术评价以及日常对话中,尤其是在讨论自然之美、艺术创作或人际关系时。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形容某些作品的朴素美或真实感;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赞美某人或某事物的纯真和自然。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强调自然之美与真实感是道家哲学的重要思想之一。“不假雕琢”反映了这种对自然的尊重和对人工修饰的抵制。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思想依然适用,尤其在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真实和真诚的重要性。
该成语带给我的情感反应是温暖和真实,常常让我联想到自然景观、简单生活和真诚的友谊。这种情感深深影响了我的思维,促使我在表达时力求真实和简洁。
在我的生活中,我常常遇到需要强调真实与自然的场合。例如,在与朋友交流时,我会用“不假雕琢”来形容我们的友谊,强调彼此之间的真诚与自然。
在秋天的某个午后,我漫步于林间小路,树叶在阳光下闪烁,仿佛在诉说着不假雕琢的故事。那份自然的美,无需修饰,便已足够动人。
在英语中,有类似“natural beauty”这样的表达,强调自然之美。然而,西方文化中有时更倾向于强调个体的创造与修饰,这与“不假雕琢”所提倡的自然状态形成对比。
通过对“不假雕琢”的分析,我深刻理解了自然与真实在表达中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在语言学*中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汉语,也在日常生活中提醒我珍视真诚与自然。
南海中,有大文贝,质白而文紫,天资自然,不假雕琢。
古诗短体如《十九首》,长篇如《孔雀东南飞》,皆~,工极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