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3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35:18
成语“小怯大勇”的字面意思是:在小事上表现出怯懦,而在大事上却展现出勇气。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面对小事情时可能会表现出胆怯,但在面对重大挑战时却能够表现出无畏的勇气。
“小怯大勇”的成语来源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但其表达的含义可以在古代文献和哲学思想中找到共鸣。许多古代哲学家,如孔子和墨子,都强调了勇气的相对性,认为在小事上表现出谨慎并不代表缺乏勇气,而在关键时刻能够迎难而上才是勇者之风。
“小怯大勇”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勇敢和谨慎的价值观常常并存。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许多人在小事上可能会表现出谨慎,而在重大决策中则需要展现出勇气和果断。因此,这个成语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很大的适用性。
“小怯大勇”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许多人在生活中面对压力时的掙扎,尤其是在职场或学业中。它让我意识到,勇气并不是单一的表现,有时在小事上的谨慎是为了更好地面对大事。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也曾经历过“小怯大勇”的情境。在面对小组讨论时,我有时会因为担心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而犹豫不决,但在重要的项目汇报时,我却能毫不犹豫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为团队争取利益。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描写一个年轻的剑客,初次参加比武时对于小的对决感到紧张,但在关键的决战中展现出卓越的剑术和勇气,最终赢得胜利,成为众人瞩目的英雄。可以用“小怯大勇”来总结他的成长经历。
在英语中,可以用“brave in the face of adversity”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强调在逆境中展现的勇气。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的思想是相似的,即在小事上谨慎,在大事上勇敢。
通过对“小怯大勇”的全面分析,我认识到勇气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把握成语的深层含义,不仅能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思想,也能加深我对人性的理解和认知。这种成语的运用能够让我们的表达更加生动和有力。
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五十二》:“卓为人小怯,而大勇不足,故不能成其志。”
《后汉书·班超传》:“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然小怯大勇,临事辄决,无所疑滞。”
《汉书·王莽传上》:“莽为人小怯,而大勇不足,故不能成其志。”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君之所举者,皆小人之所好也,非大勇之所尚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