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9:0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3:50:05
“飞针走线”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针线在缝纫时快速飞舞,体现出缝纫技巧的熟练与迅速。基本含义上,它常用来比喻做事迅速而灵活,或形容技艺高超、手法灵巧,特别是在手工艺、工艺制作等方面。
“飞针走线”这一成语的具体出处并不详尽,但可以追溯到传统的缝纫和刺绣技艺。在古代,缝纫是女性的重要技能之一,技艺高超的刺绣师往往能够将针线运用得如行云流水,形成一种美的享受。这一成语的使用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手工艺的重视以及对工匠精神的推崇。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手工艺尤其是刺绣、缝纫等被视为一种美德和技能。女性通过这些技艺展示了她们的审美能力和勤劳精神。“飞针走线”这一成语不仅体现了对技艺的赞美,也反映了传统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期待。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传统工艺的美丽与精致,仿佛能看到一位刺绣师在灯下专注工作的情景。它传达出一种优雅与细腻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和手工艺的魅力。
我曾参加过一次手工艺课程,学缝纫。在过程中,我体会到“飞针走线”的真正含义。随着练的深入,我的手法逐渐熟练,能感受到那种流畅与快速带来的成就感。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窗边的女孩轻轻地挥动着手中的针线,飞针走线间,仿佛时间都为她停驻。每一缝每一合,都是她心中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sewing like the wind”,意指快速而熟练的缝制。然而,中文的“飞针走线”更加强调了针线的灵动与技艺的灵巧,体现了更深厚的文化背景。
通过对“飞针走线”的学,我更加理解了成语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语言的丰富表现,也是文化和情感的传递。在今后的学和表达中,我会更加注重使用成语,使语言更加生动和形象。
问:‘孤灯不自照,室内事如何?’师云:‘飞针走线时人会,两边绣过却还稀。’
若提起女工一事,~,出人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