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9:16:2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10:29
“咂嘴弄舌”这个成语由四个字构成,其中“咂嘴”指的是用嘴巴轻轻地吸吮或舔弄,而“弄舌”则是指用舌头玩弄或抖动。字面意思是指用嘴巴和舌头进行各种声音和动作,通常带有调皮、嬉戏或品味的意味。基本含义上,它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在享受美食或饮品时,所表现出的惬意和陶醉的状态。
“咂嘴弄舌”作为一种形象的表达,可能并没有明确的历史文献出处,但它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美食的重视以及人们在享用美食时的愉悦心情。成语的构成也体现了口头表达的生动性,常常在民间流传。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美食有着重要的地位,许多节日和家庭聚会都会围绕着丰盛的饮食展开。因此,“咂嘴弄舌”不仅仅是对享受美食的描述,更体现了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享受。在现代社会,随着饮食文化的多样化,这个成语的使用依然适用,能够有效表达对美食的热爱。
“咂嘴弄舌”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与家人朋友一起享用美食的愉快时光,带有一种轻松和欢乐的氛围。它不仅仅是对美味的描述,也是对生活乐趣的一种体现。
在一次家庭聚餐中,我的姑姑做了她拿手的红烧肉,大家在品尝时纷纷咂嘴弄舌,赞不绝口。这让我意识到,食物不仅是满足生理需求的工具,更是情感交流的重要媒介。
在一个小故事中: “在春天的阳光下,小镇的集市上,琳琅满目的美食摆满了摊位。刘明走过每一个摊位,口水几乎要流下来,他不由得咂嘴弄舌,心里暗想:‘今天真是个好日子!’”
在其他文化中,对美食的喜爱和描述也有类似的表达。例如,在英语中,常用“mouth-watering”来形容食物的美味,这种表达同样传达了对美食的渴望和享受的感觉。
通过对“咂嘴弄舌”的全面分析,我对这个成语的理解更加深入。它不仅是一个形象的表达,更是文化和情感的载体。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让我更生动地传达情感和体验。
他一时慌了,弯下腰去抓那粉汤,又被两个狗争着,咂嘴弄舌的来抢那地下的粉汤吃。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一回:“那客人听了,又咂嘴弄舌道:‘了不得,了不得!’”
《官场现形记》第十三回:“胡统领听了,别的还好,止不住咂嘴弄舌,拿起茶碗来喝了一口,道:‘真正想不到!’”
《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安老爷听了,咂嘴弄舌的道:‘这却不好。’”
《儒林外史》第二回:“众人咂嘴弄舌的,都说:‘好个暴躁的秀才!’”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听了,不觉咂嘴弄舌,笑道:‘好个“世外仙源”!’”
菜上来了,老头子~地夸奖这菜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