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46:37
“温席扇枕”是一个成语,由“温”、“席”、“扇”、“枕”四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用温暖的席子和扇子来为枕头增添舒适感。这个成语主要用来形容生活条件优越,享受安逸、舒适的生活状态。
“温席扇枕”出自《红楼梦》,原文中提到:“温席扇枕,香火之地。”这一描写反映了贾府的奢华生活,呈现出当时社会的富贵与享乐。这个成语在古代文人中也常被用来描绘一种安逸的生活情景。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温席扇枕”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富贵安逸生活的向往。在古代,安逸的生活被视为成功的标志,体现了社会地位和个人成就。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依然适用,常用于形容人们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愿望。
这个成语带给人的情感反应主要是温暖和满足,联想到舒适的生活环境和愉快的心情。它影响了我的思维方式,让我更加珍惜生活中的小确幸。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在一次旅行中住进了一家豪华酒店,感受到“温席扇枕”的舒适体验,那时我和朋友们都感到生活的美好与惬意。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坐在阳台上,手中捧着一本书,身旁的风扇轻轻摇动,正是那份“温席扇枕”的惬意,让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在西方文化中,可以用“cushy life”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强调生活的舒适与安逸。不同文化中,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对舒适生活的向往是一致的。
通过对“温席扇枕”的学,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舒适生活的描述,更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语言学中,这样的成语丰富了我的表达方式,也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文化内涵。
子之承亲,温席扇枕;子之友悌,同舆共寝。
《清史稿·孝义传一·李之椿》:“之椿事亲至孝,母病,日夜侍侧,衣不解带者数月。母卒,哀毁逾常,三年不入内室。”
《明史·孝义传二·夏统春》:“统春事母至孝,母病,躬侍汤药,不解带者累月。母卒,哀毁骨立,葬祭一遵古礼。”
《宋史·孝义传·陈兢》:“兢家十三世同居,长幼七百口,不畜仆妾,上下姻睦,人无间言。每食必群坐广堂,未成人者别席而坐。”
《旧唐书·孝友传·李日知》:“日知事亲至孝,与兄弟同居,财产无异。母卒,哀毁逾礼,家人欲以肉食进,日知辄泣而不食,如此者累月。”
《南史·孝义传上·潘综》:“母病积年,综不离左右。母徐氏且死,告综:‘死丧之戚,兄弟尚犹同之,况于汝乎?我若死,汝宜居丧扇枕,以奉尸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