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40:4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0:18:12
“月值年灾”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月份与年份相交时发生灾难”。它通常用来形容在特定的时间段内,特别是某个年份或月份,发生了灾难或不幸的**,引申指在特定时机遭遇不幸。
“月值年灾”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历史典故,可能是基于古代人们对天文现象或自然灾害的观察,认为特定的时间点(如月份与年份的交替)会导致不吉利的事情发生。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敏感和对命运的解读。
该成语多用于文学作品、历史记载以及日常对话中,尤其是在讨论过去的历史或个人经历时。它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或家庭在特定年份遭遇的艰难处境,也可以用来描述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灾难性。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非常密切,人们相信自然现象会影响到个人和社会的命运。因此,“月值年灾”反映了这一文化观念,强调了对天灾和人祸的敬畏与关注。在现代社会,该成语依然适用,尤其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常被用来表达无奈与悲哀。
“月值年灾”这个成语往往带有悲凉的情感色彩,它让人联想到不幸、苦难和历史的沉重。它可以引发人们对过往经历的回忆,带来深思和警醒,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一次家庭的重大变故,那一年真是个“月值年灾”的时刻,失去了亲人,生活变得异常艰难。这个成语让我深刻体会到时间的无情与命运的捉弄。
在我的一首诗中,我尝试融入“月值年灾”来表达对过往的追思:
月明如水照庭前,
岁月流转无情怜。
年灾虽已成往事,
心中余痛尚难眠。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概念也存在。例如,在英语中,常用“bad luck”或“misfortune”来描述不幸的**,但缺乏对特定时间节点的强调。这显示了不同文化对命运与时间关系的不同理解。
通过对“月值年灾”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灾难的描述,更是对时间与命运关系的思考。它在语言学*与表达中具有重要性,提醒我在交流中考虑到文化背景、情感表达和历史故事。这样的成语丰富了我们的语言,增添了表达的深度与层次。
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问甚么撞着丧们,管甚么逢着吊客,怕甚么月值年灾,拼死在莺花寨。” 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早是抱闲怨時乖运蹇,又添这害相思月值年灾。
《晋书·天文志》:“月值年灾,天下饥馑。”
《后汉书·天文志》:“月值年灾,国有大丧。”
《汉书·五行志》:“月值年灾,民多疾疫。”
《史记·天官书》:“月值年灾,天下大乱。”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是岁也,月值年灾,天子崩。”
料应他衣绝禄尽,時乖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