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5:25:3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34:27
“回禄之灾”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因反复发生的灾难或不幸。这里的“回禄”可以理解为反复出现的厄运,而“灾”则是指灾难或不幸。整体来看,该成语用来形容一种经常性、不间断的厄运或烦恼。
“回禄之灾”的具体历史来源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推测其与古代对“禄”的理解有关。在古代,“禄”常常与官位、财富、福祉相关联。若“回禄”,则意味着原本的福气或好运反复遭受挫折,形成了一种“祸不单行”的局面。此成语可能源于古代文人的诗词或典故,表达对人生无常和厄运的感慨。
“回禄之灾”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命运的无常和人生的起伏是常见主题。“回禄之灾”表达了对人生苦难的深刻理解,反映了古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幸福的渴求。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依旧适用,尤其在面对社会变革和个人挫折时,可以引发共鸣。
“回禄之灾”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无奈和沉重。它让人联想到生活中的苦难和挑战,同时也提醒人们珍惜幸福的时光。这个成语在表达挫折感和困境时,能引起深刻的共鸣,使人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面对工作压力和家庭问题的双重打击时,感到自己似乎遭遇了“回禄之灾”。这让我意识到,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是常态,而重要的是如何面对和克服这些困难。
“在那风雨交加的夜晚,似乎整个世界都在经历回禄之灾,漏雨的屋顶、破损的窗户,无不诉说着命运的无情。”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hen it rains, it pours”,意指不幸往往成群结队而来。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皆强调了生活中的不幸常常是连续不断的。
通过对“回禄之灾”的深入学,我认识到这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对人生起伏的深刻理解。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提供了丰富的情感和思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韧性和希望。
近闻永嘉有回禄之灾,高居不至惊恐否?
《资治通鉴·汉纪四十三》:“郑有回禄之灾,火焚其宫室,民多死伤。”
《后汉书·五行志一》:“郑有回禄之灾,民多死伤。”
《汉书·五行志下之上》:“郑有回禄之灾,火焚其宫室。”
《史记·郑世家》:“郑有回禄之灾,民多死。”
《左传·昭公十八年》:“郑有回禄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