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7:5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09:42
成语“卖身投靠”字面意思是指将自己的身体“卖”给别人,投靠于他人,主要用来形容为了寻求庇护、安稳或利益而投靠于某个势力或权贵。其基本含义是表示一种依附关系,通常带有一定的贬义,暗示放弃独立性和自我价值。
“卖身投靠”源于古代社会,特别是在战乱或动荡时期,许多人为了生存和保全自己,常常选择投靠有权势的人。具体的历史典故不易追溯,但在**古代文学和历史中,这种现象屡见不鲜,诸如《史记》中的一些记载便反映了士人为了生存而投靠权贵的情形。
“卖身投靠”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忠、义、节等价值观被高度推崇,因此“卖身投靠”常常被视为一种不光彩的选择。现代社会中,尽管人们对生存压力的理解更加宽容,但这一成语依然保留了其贬义色彩,特别是在对道德和价值观的讨论中。
“卖身投靠”常常引发负面的情感反应,如无奈、屈辱或失望。它使人联想到那些在困境中放弃自我、为生存而妥协的人,令人深思个人价值与社会压力之间的关系。
在生活中,我曾看到一个朋友因为工作不顺而投靠了一位上司,希望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虽然短期内他得到了帮助,但长期来看,他的职业发展却受限于上司的个人意愿,令我对“卖身投靠”的定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表达:
孤舟随波逐浪行,
卖身投靠逐利声。
心有明灯照前路,
何必低头问影生。
这表达了在利益与理想之间的挣扎。
在英语中,“sell oneself”或“to sell one’s soul”可以与“卖身投靠”相对应,尽管其语境和文化背景略有不同,但都表达了为了个人利益而放弃原则或独立的含义。
通过对“卖身投靠”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一种行为的描述,更是对个人价值观和社会压力的深刻反思。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成语的背景及其情感内涵,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语言的丰富性与表现力。
我见这富家儿的鹰犬,更深知明季的向权门卖身投靠之辈是怎样的阴险了。
《宋史·岳飞传》:“飞卖身投靠,以图富贵。”
《晋书·王敦传》:“敦卖身投靠,以谋反逆。”
《三国志·魏书·董卓传》:“卓卖身投靠,以图大位。”
《后汉书·袁绍传》:“绍卖身投靠,以求自安。”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卖身投靠,以自全其家。”
本族人中许多奸恶分子~。凭借外族势力以求升官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