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25:10
成语“欺天罔人”字面意思为“欺骗上天,欺骗他人”。其基本含义是指用虚假的手段或言辞来蒙蔽他人,尤其是指那些为了一己私利而不顾道德和法律的人。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那些心术不正、故意欺骗他人的行为。
“欺天罔人”出自《史记·平原君赵阜列传》。在此,主要是用来反映那些为了谋取私利而不择手段、出卖良心的人。这个成语体现了古代对诚信和道德的重视,强调了人们应当对自己和他人保持诚实。
“欺天罔人”在不同语境下可以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诚信被视为极为重要的美德。“欺天罔人”作为对立面,提醒人们要保持道德底线,不因私欲而损害他人或社会的利益。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依然适用,尤其在商业道德和个人行为方面,仍然具有警示意义。
“欺天罔人”让我联想到社会中那些不诚实的人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它引发了对诚信缺失的担忧,进一步促使我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诚实与正直。
在一次工作中,我遇到了一位同事,他为了升职而恶意诋毁他人,行为非常“欺天罔人”。我意识到在职场中,保持诚信和真实是多么重要。最终他在公司内部的声誉也因此受损。
在一首小诗中可以这样表达:
月明点滴影,心事难自省。
欺天罔人影,终究难逃冷。
在英语中,可以用“deceiving others”或“lying”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虽然这些表达不完全对应成语的文化内涵,但都涉及诚信与道德的问题。
通过对“欺天罔人”的学*,我深刻认识到诚实的重要性以及欺骗行为的危害。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诚信,做一个正直的人。
而旬日之间,又有造为国是之说以应之者,其欺天罔人,包藏险慝,抑又甚焉。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五年》:“袁绍欺天罔人,不以礼。”
《后汉书·袁绍传》:“绍欺天罔人,不以礼。”
《汉书·王莽传》:“莽欺天罔人,不以礼。”
《史记·晋世家》:“晋文公欺天罔人,不以礼。”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欺天罔人,不以礼。”
当国者奸谋诡计,谬论作忠,以荧惑朝廷,~,惟己是利,陛下信彼方深,任彼方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