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3:05:0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56:33
成语“真实无妄”由“真实”和“无妄”两部分组成。“真实”指真诚、真实、没有虚假的状态;“无妄”则意为没有妄想、没有虚妄的事情。整体上,成语“真实无妄”形容人或事物真实可信,没有虚假和欺骗之处。
“真实无妄”并不是一个古老的成语,其字面构成较为现代化,常在现代汉语中使用,强调一种真实与可信的状态。在古代文学中,类似表达常见于对诚信、真实的描述,但该成语的具体出处较难追溯。
“真实无妄”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诚信是个人和社会的重要价值观,强调真实无妄的行为不仅能促进个人间的信任,还能增强整个社会的和谐。因此,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相当的适用性,尤其是在商业、政治和人际关系中。
“真实无妄”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它让人联想到诚信、信任和可靠性。这种情感反应有助于提升沟通的质量,让人们在交流时更愿意坦诚相待。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有一次与朋友的误会,如果当时我们能够真实无妄地表达彼此的想法,或许就能避免这场不必要的争吵。在日常生活中,我也努力做到真实无妄,保持真诚的态度与他人交往。
在一次创作中,我尝试将“真实无妄”融入诗歌:
在纷繁的世界中真情显,
真实无妄是心中愿。
不以虚妄遮掩真相,
唯愿此生皆坦荡。
在英语中,表达“真实无妄”的概念可以用“truthful and honest”,虽然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它们传达的意思相近,强调真实和诚实的重要性。在其他文化中,如西方文化也有类似的价值观念,强调诚信和真实。
通过对“真实无妄”的学,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沟通中保持真实的重要性。这不仅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能在复杂的社会交往中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强调真实与诚信的价值将帮助我更好地与他人交流。
然诚者,真实无妄,安得有恶!
《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史记·李斯列传》:“李斯曰:‘臣闻之,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庄子·天下》:“庄子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孟子·离娄上》:“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论语·颜渊》:“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