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7:5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8:45:57
成语“妄自菲”由“妄自”和“菲”两个部分组成。“妄自”意为无端地、自作主张,带有贬义;“菲*”则意为轻视、贬低。整体来看,该成语的意思是无故地贬低自己,指对自己的能力、价值等进行不切实际的低估。
“妄自菲*”最早见于《论语·卫灵公》,其中孔子批评了当时的士人贬低自己。虽然这个成语的具体成文版本并不常见,但其内涵在古代文献中已有所体现,强调人们应当正确看待自己的价值,而不是无端自贬。
“妄自菲*”可以广泛运用于文学作品、日常对话、演讲等场合。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于描述人物内心的挣扎和自我否定。在日常对话中,朋友之间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劝解那些过于自卑的人。在演讲中,演讲者可以用这个成语鼓励听众要自信,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自谦是一种美德,但过度的自谦则可能导致妄自菲。这个成语反映了社会对自我认知的重视,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过度自卑不仅影响个人发展,也影响人际关系。因此,正确看待自我价值在现代社会中尤为重要。
每当听到“妄自菲*”,我会联想到一些在生活中常常自我怀疑的朋友。这个成语让我意识到,自我肯定的重要性,以及在面对挫折时,保持积极心态的必要性。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有一段时间因为工作压力,感到自我价值下降,常常妄自菲*。后来,在朋友的鼓励下,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成就和优点,逐渐走出了这种心态。
在春天的阳光下,万物复苏,花儿竞相开放,然而小草依旧在自言自语:“我如此微小,怎能与君共舞?”这就是妄自菲*的心态,然而只要心中有梦,谁又能小觑这草的生命之力?
在英语中,可以用“selling oneself short”来表达类似的意思,意指低估自己的能力。在其他文化中,也有强调自我肯定和价值的成语或说法,反映出对自我认知的普遍关注。
通过对“妄自菲”的学,我更加理解了自我认识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在面对挑战时,要保持自信,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它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三国时期,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刘禅复兴汉室,他竭尽全力筹划北伐曹魏,刘禅胸无大志,没有治国才能,诸葛亮深表忧虑,出征前夕写《前出师表》,要他教育好百官不忘先帝恩情,应该发愤图强,不能妄自菲薄
单靠这几个人办不出什么大事。但对于自己,荪甫从来不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