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5:0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29:41
“神魂恍惚”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神志和灵魂都恍惚不清”,形容人心神不宁、精神恍惚,通常是因为受到惊吓、疲劳、思虑过重或情绪波动等原因,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混乱。
该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中,书中有云:“恍惚若无物”。它强调一种不清晰的状态,后来逐渐演变为“神魂恍惚”。庄子一书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因此这个成语也含有一种对于人内心状态的深刻观察。
“神魂恍惚”常用于文学作品中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也可以在日常对话中表达某种困惑或不安。在演讲中,使用这个成语可以突出某种情感的强烈性,比如在描述一个人经历重大打击后的状态时,可以用“他此时神魂恍惚,似乎失去了对世界的感知”。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人的内心和精神状态被视为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神魂恍惚”反映了人们对于内心平和的追求。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因压力而感到“神魂恍惚”,这使得该成语在现代社会更具适用性,成为描述心理状态的一种常用表达。
“神魂恍惚”常让我联想到一种迷失的状态,仿佛在生活的洪流中被冲得无所适从。它引发的情感反应常常是对内心安宁的渴望,提醒自己在繁忙的生活中要保持清醒和专注。
我曾在一次重要的考试前,因复*压力过大而感到“神魂恍惚”。在考场上,试卷上的题目仿佛都变得模糊不清,无法集中注意力。那次经历让我明白,保持心理健康和清醒是多么重要。
在夜色中,月光洒落在大地上,独自一人漫步,心中感慨万千。此时的我,仿佛在时间的长河中漂流,神魂恍惚,无法找到归属的方向。
在英语中,“absent-minded”可以表达类似的意思,指一个人因思想游离而显得心不在焉,虽然没有完全对应“神魂恍惚”的深层情感,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相似的心理状态。
通过对“神魂恍惚”的学,我更加理解了人类在生活压力和情绪波动下的脆弱状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能够恰当地使用这样的成语,能够更好地传达情感和心理状态,增强交流的深度和感染力。
仲躬神魂恍惚,若不支持。
就是这一场大病起于饮食不慎,却也因~所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