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3:22:0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26:06
“神思恍惚”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神志和思维模糊不清”。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的神情恍惚,心思不集中,常常用来形容人在某种情境下因惊讶、困惑或疲惫而精神状态不佳,无法集中注意力。
“神思恍惚”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夜雨寄北》,其中提到“月色朦胧,神思恍惚”。在古代文学中,这一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情绪低落或外界干扰下的精神状态,反映了古人对心理状态的细腻观察。
“神思恍惚”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
“神思恍惚”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相关性,尤其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常常因压力和信息 overload 而感到精神恍惚。它提醒我们关注心理健康,保持思维的清晰与专注。
“神思恍惚”让我联想到在忙碌生活中,偶尔因各种压力而感到迷失的状态。这种状态常常伴随着焦虑和不安,提醒我们要适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思维方式。
在我个人生活中,曾在备考时经历过“神思恍惚”的状态。当时由于复习压力大,常常无法集中精力,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后来通过调整作息时间和放松心态,逐渐找回了专注力。
在古老的山林中,月光洒在树影上,静谧的夜晚让人神思恍惚,仿佛时光在此刻停滞。梦中,似乎听见了远方的呼唤,心中却难以分辨那是幻影还是现实。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lost in thought”,意指某人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无法专注于外界的事物。这种表达同样反映了人在心理状态上的迷失,但不一定带有负面情感。
通过对“神思恍惚”的学习,我更加理解了心理状态对思维和行为的影响。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准确使用成语不仅能丰富表达,还能传递更深层次的情感和意境。这一成语提醒我在生活和学习中,要时刻保持清晰的思维和专注的态度。
一者是心中不足,二者是神思恍惚,恰合眼父子相逢,正数说当年间阻,忽然的好梦惊回。
《唐诗纪事·李白》:“李白醉酒,神思恍惚,挥毫泼墨,诗成惊人。”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放逐,乃赋《离骚》,神思恍惚,忧愁幽思。”
《聊斋志异·聂小倩》:“宁采臣夜宿古寺,梦见聂小倩,神思恍惚,不能自持。”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听了,心中恍惚,神思不定。”
《世说新语·文学》:“阮籍嗜酒,常醉,神思恍惚,不知所云。”
况近日每觉~,病已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