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1:4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26:25
成语“神愁鬼哭”字面意思是神明都为之愁苦,鬼魂都为之哭泣。基本含义用来形容极其悲惨的情景,令人心痛,通常指由于悲剧、灾难或离别而引发的深切哀伤。
“神愁鬼哭”出自古代文献,具体出处不详,但它常常用于描述因天灾人祸而引发的惨状,反映了古人对天地、鬼神的崇敬和对人间悲剧的感慨。成语中的“神”与“鬼”代表了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与恐惧,传达出一种对不幸**的深切同情。
在文学作品中,“神愁鬼哭”常用来描绘悲惨的场景,比如战争、灾难、离别等。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个悲惨**的感慨,比如:“听说那场地震后,满城都是神愁鬼哭的景象。”在演讲中,可以用它来强调某种悲剧的严重性和对人们情感的冲击。
“神愁鬼哭”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生命、死亡与命运的思考,在古代社会,天灾人祸常常被视为神明的惩罚或警示。因此,这个成语在特定文化背景下蕴含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与反思。在现代社会,虽然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但人们在面对灾难时仍然会感到无力与悲痛,这个成语在现代依然适用。
“神愁鬼哭”带给我的情感反应是深沉的哀伤与同情。它让我联想到历史上那些悲惨的**,比如战争、自然灾害,和那些在苦难中挣扎的人们。这个成语使我意识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从而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在生活中,曾经在一次自然灾害后,看到新闻中描述的景象让我感到十分心痛。于是,我使用“神愁鬼哭”来形容当时的情景,表达了我对受难者的同情和对无情自然的敬畏。
在我的诗歌创作中,尝试用“神愁鬼哭”来描绘一个古老村庄在夜晚的景象:
月照孤村影晃动,
寒风轻拂旧人愁。
神愁鬼哭声漫起,
谁知何处梦归舟。
在英语中,与“神愁鬼哭”相近的表达是“crying over spilled milk”,虽然在字面上有所不同,但同样传达出对悲惨**的感慨。在不同文化中,悲痛的表达方式各异,但都包含了对生命与命运的深刻反思。
通过对“神愁鬼哭”的学,我对这一成语的理解更加深入,它不仅是对悲惨情景的描绘,更是对人性、命运以及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种成语的运用使语言更加生动和有力,也让我更加关注社会及他人的感受。
吴国内甚惊恐,每发兵来交锋败北,端的神愁鬼哭。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40卷:“愁云蔽日,杀气漫空。地覆天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