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4:32:4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26:47
成语“神施鬼设”字面意思为:像神仙施展的法术一样,像鬼怪所设的诡计一样。其基本含义是形容某种手法或计划非常巧妙、神秘,难以捉摸,带有一种超自然的色彩。
“神施鬼设”出自古代文学,具体的出处并不十分明确,但常被认为与古代**的神话、道教文化有关。古人相信神灵和鬼怪能够影响人间的事务,因此用“神”和“鬼”来形容某些神秘而巧妙的行为,反映了人们对不可知事物的敬畏与好奇。
该成语通常用于描述一些复杂的计划、策略或手法,特别是在文学作品、戏剧、电影等情境中,常常用于形容角色的聪明才智或阴险诡计。在日常对话中,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人或事的难以理解和捉摸。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神灵与鬼怪的存在代表着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与敬畏。“神施鬼设”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智慧和诡计的重视,这种文化背景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存在,尤其在商业竞争、政治斗争等领域,巧妙的策略和手段被广泛应用。
“神施鬼设”让我联想到那些出奇制胜的时刻,常常引发一种惊叹和钦佩的情感。这种成语在表达复杂或智慧的行为时,能够带给人们一种神秘感与幻想,激发创造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参加过一次辩论赛,其中一位选手的论证方式非常巧妙,令人信服,仿佛是“神施鬼设”,这让我意识到,策略在沟通和表达中是多么重要。此后我在准备演讲或辩论时,也开始注重每一个细节的设计。
在一个小故事中,我可以这样描绘:“在月光下,老者缓缓掀开了他那本厚重的古书,书页间流淌出的光芒宛如神施鬼设一般,似乎在诉说着那些被遗忘的秘密,令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屏住了呼吸。”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ike a magician's trick”,虽然没有“神施鬼设”那种特定的文化内涵,但同样表达了一种神秘、巧妙的感觉。在不同文化中,神秘和智慧的结合都是人们共同的追求和想象。
通过对“神施鬼设”的学,我加深了对语言的理解,尤其是成语的使用在表达复杂思想和情感时的重要性。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在日常交流中更加灵活地运用语言,提升了我的表达能力。成语的学让我意识到,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同样重要。
神施鬼设,间见层出。
清·赵翼《瓯北诗话·查初白诗》:“初白好议论,而专用白描,则宜短节促调,以遒紧见工。乃古诗动千百言,而无典故填砌,无生硬字句,可以神施鬼设,一气如话。”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李贺诗如镂玉雕琼,无一字不经百炼,真呕心而出,神施鬼设,间见层出。”
宋·苏轼《书吴道子画后》:“道子画人物,如以灯取影,逆来顺往,旁见侧出,横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余地,运斤成风,盖古今一人而已。”
唐·司空图《诗品·流动》:“若纳水輨,如转丸珠,夫岂可道,假体遗愚,荒荒坤轴,悠悠天枢,载要其端,载闻其符,超超神明,返返冥无,来往千载,是之谓乎。”
《宋史·文苑传五·贺铸》:“方回(贺铸)为文奇丽,尤长于诗,格力闲暇,语意精新,神施鬼设,间见层出。”
某细味杜诗,皆于古人语句补缀为诗,平稳妥贴,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