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5:0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5:43:16
“包胥之哭”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指包胥为其友人哭泣,通常用来形容为朋友或他人而痛哭,表达深厚的友情和悲痛之情。它强调了在朋友遭遇不幸或困境时,能表现出真诚的同情和支持。
“包胥之哭”出自《史记·平原君赵阏子传》,讲述了包胥为好友赵阏子被杀而悲痛欲绝,甚至以泪洗面,恳请复仇。这一典故展示了深厚的友情和为朋友仗义执言的精神,正是这种深情厚谊让“包胥之哭”成为了形容忠诚和悲痛的成语。
“包胥之哭”可以用于多种语境中: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包胥之哭”在**传统文化中体现了忠诚和友谊的重要性。在古代,朋友之间的情谊被视为高尚的品质,尤其是在男性社会中,忠诚和为朋友报仇的行为更是被广泛赞颂。在现代社会,虽然人际关系有所变化,但对朋友的支持和关心依然是人们所重视的。
“包胥之哭”给人一种深切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那种为朋友而痛哭的无奈与悲痛。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珍惜友谊,关心身边的人,特别是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
在生活中,我曾经有一次经历,看到一位好友因家庭变故而情绪低落,我主动陪伴在他身边,尽量给予支持与理解。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包胥之哭”的意义,友情在困境中的重要性。
在夜深人静时,我写下了一首小诗,表达“包胥之哭”的情感:
月光如水映悲心,
友人离去泪满巾。
包胥泣诉无言语,
此情可待共长吟。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于“包胥之哭”的情感可以用“crying for a friend”来表达,虽然在语义上相近,但文化背景和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在某些文化中,公开表达情感和悲痛被视为脆弱,而在**文化中,这种情感被视为友情的体现。
通过对“包胥之哭”的学*,我对友情的理解更加深刻。这一成语不仅在语言上丰富了我的表达,也让我在生活中更加珍惜身边的朋友。它提醒我,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真挚的友情和对他人的关心永远是值得珍视的品质。
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
春秋时期,诸侯混战,吴国进攻楚国,楚国大败。楚国大臣申包胥前往秦国求救,秦哀公举棋不定,迟迟不发兵救楚。申包胥“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深受感动,就答应出兵救援楚国
平西王吴三桂,介在东陲,独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