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0:5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1:37:35
成语“遇事掣肘”的字面意思是“在遇到事情时被人掣肘”,引申义为在处理事情时受到他人的限制或干扰,无法顺利进行。它通常用于形容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障碍,影响到事情的进展。
“掣肘”原指骑马时,骑士的肘部受到牵制而无法灵活操作。这个成语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骑马战争场景,象征着在关键时刻被外力所阻碍。古代文人常用“掣肘”来形容在重要事务中受制于他人,从而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在日常对话中,“遇事掣肘”可以用来描述由于外部因素影响了工作的推进。例如,在公司会议上讨论项目时,有人提出的意见可能会掣肘项目经理的决策。在文学作品中,可以用来描绘主角在追求目标时,受到周围环境或他人的制约。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团队合作和人际关系极为重要,“遇事掣肘”反映了在集体工作中常见的挑战。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职场上,如何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避免“掣肘”现象,是一个重要课题。这个成语提醒我们要注意沟通与合作,以减少不必要的障碍。
“遇事掣肘”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在学*或工作中,面对各种挑战时的无奈与挫败感。它引发了一种对障碍的反思,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时要有更好的应对策略,避免受制于外部因素。
在我的学*经历中,有一次团队项目因为组员之间沟通不畅,导致大家在分工上产生了误解,最终让整个项目进展缓慢,正好体现了“遇事掣肘”的情况。这让我意识到,良好的沟通是避免此类问题的关键。
在某个故事中,我可以描绘一个年轻的创业者,他满怀激情地想要推出一款新产品,但由于资金不足和合作伙伴的不同意见,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遇事掣肘,最终通过不断调整策略和寻求支持,克服了这些困难,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在英语中,可以用“to be hindered”或“to be impeded”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这些表达同样强调了在某个过程中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不同文化中的人们都能理解在追求目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阻碍。
“遇事掣肘”这个成语让我深刻认识到,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常常会遇到外部的阻碍和限制。理解并运用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面对困难时更加从容,寻找解决方案。通过反思这些体验,我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遇到的挑战。
后来又被贾总办晓得了,反说他有意霸持,遇事掣肘,递了个禀帖给河台,请河台撤他的差使,以便事权归一。
杨文弱纵有通天本领,深蒙崇祯信任,也无奈朝廷上很多人都攻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