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6:40:2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40:51
成语“捉衿见肘”的字面意思是指在抓住衣襟的时候,袖口露出来,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因衣服太小而无法自如地活动,进而引申为捉襟见肘,形容经济拮据、窘迫、或处境困难,常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无法自救的状态。
“捉衿见肘”出自《汉书·王莽传》。王莽是西汉末年的一个权臣,他在统治期间进行了许多改革。书中提到王莽的衣服太小,无法遮住身体,形象地表达了他当时的窘迫和无力感。这个成语的使用,反映了人们在面临困境时的无奈与焦虑。
在现代汉语中,成语“捉衿见肘”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经济、生活等方面的困境。例如,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能用这个成语来描绘角色的苦境;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自己的财务压力等。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成语往往承载着历史的智慧和人生哲理。“捉衿见肘”不仅反映了个人的经济状况,也隐含了对社会人际关系的关注。在现代社会,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经济压力依然存在,因此这个成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捉衿见肘”给人一种无奈和压迫感,常常联想到压力、困境和挣扎。使用这个成语时,往往伴随着对生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担忧。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一段时间的经济压力,感觉“捉衿见肘”,那段时间让我深刻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也让我更加珍惜拥有的每一份资源。在与朋友交流时,我也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当时的感受,共同分享经历。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表达:
衿前一捉愁满怀,
手足无措夜漫漫。
生活如荆棘铺路,
捉衿见肘自难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是“between a rock and a hard place”,意指在两种困境中难以选择,虽然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表达的意境相似,都是描述一种窘迫的状态。
通过对“捉衿见肘”的学,我认识到它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对人生困境的深刻反映。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能够运用这种具有丰富内涵的成语,能使我的表达更加生动和贴切,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传达复杂的情感。
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四》:“曹操捉衿见肘,曰:‘吾闻君子之爱人也,必以其道。’”
《后汉书·袁绍传》:“绍捉衿见肘,曰:‘吾闻君子之爱人也,必以其道。’”
《汉书·王莽传下》:“莽捉衿见肘,曰:‘吾闻君子之爱人也,必以其道。’”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捉衿见肘,曰:‘吾闻君子之爱人也,必以其道。’”
《左传·宣公十五年》:“晋侯使荀林父帅师伐郑,郑伯逆之,荀林父捉衿见肘,郑伯曰:‘大夫何为如是?’”
~贫无敌,耸膊成山瘦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