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0:14:2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03:27
成语“矛盾重重”由“矛盾”和“重重”两个部分组成。字面意思是指矛盾层层叠叠,形容事物之间存在许多相互对立或冲突的情况。基本含义是强调事物或问题的复杂性,尤其是当其中有许多相互矛盾的因素时。
“矛盾”一词源自**古代哲学,特别是道家和儒家思想中对对立统一的讨论。“重重”则是用来形容数目多或层叠的状态。虽然“矛盾重重”作为一个完整的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它可以看作是对传统哲学思考的延续,反映了事物内部多个相互对立的方面。
“矛盾重重”常用于描述复杂的社会现象、人际关系或个人内心的挣扎。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描绘角色的内心冲突。在日常对话中,人们也可能用来形容某个决策的复杂性或政策的矛盾。例如,在讨论某个社会政策时,可以说“这项政策的实施面临着矛盾重重的挑战”。
同义成语:纷繁复杂、错综复杂
反义成语:一马平川、简单明了
在现代社会中,矛盾重重的现象普遍存在。例如,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之间的矛盾、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等。这个成语在描述这些复杂现象时尤为适用,反映了当今社会面临的种种挑战。
“矛盾重重”常常带给人一种困惑和无奈的情感反应,特别是在面对复杂的选择和冲突时。这种感觉可能激发人们对事物更深层次的思考,也促使人们寻求解决方案。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历过一次职业选择的难题。面对不同工作的优缺点,我的内心矛盾重重,最终通过深入分析每个选择的利弊,才做出了决定。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设定一个角色在追求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挣扎: “在那个充满阳光的午后,她坐在窗前,心中却是矛盾重重。她渴望追逐梦想,却又害怕失去安稳的生活。”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a paradox”或“a dilemma”,这些表达也强调了内在的矛盾和复杂性。然而,中文成语“矛盾重重”更强调层次的叠加和冲突的复杂性。
通过对“矛盾重重”的分析,我认识到在语言学*中,理解成语的深层含义和使用场景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表达能力,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社会与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性。
帝国主义各国在国际关系上虽然各怀鬼胎,矛盾重重,但是……
《聊斋志异·聂小倩》:“宁采臣曰:‘我与小倩虽有情,但家有严亲,不敢私自婚配,此矛盾也。’”
《红楼梦》第五十六回:“宝钗笑道:‘你们这些人,一个个都是矛盾重重的,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总是叫人猜不透。’”
《资治通鉴·汉纪·高祖十年》:“陈平曰:‘陛下与韩信有约,今韩信反,是陛下自食其言,此矛盾也。’”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曰:‘吾与汉王有约,先入关者王之。今汉王先入关,吾何以自处?此矛盾也。’”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使赵衰为政,衰辞曰:‘臣之才,不足以当此任,且臣与先君有隙,恐内外矛盾。’”
其成员之间的关系很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