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0:1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8:25:53
“虎踞龙蟠”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盘踞,龙盘旋。它形象地描述了一种强大而稳固的地势或状态,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地方地势险要,易于防守,或者某人具有非凡的才能和地位,能够在某一领域占据重要位置。
成语“虎踞龙蟠”源于《易经》,在《周易·系辞上》中提到:“龙蟠虎踞,天生得之。”这句话阐述了龙与虎的强大和威严,象征着权势和地位。后来,这一成语被广泛应用于描述地理位置或政治局势的稳固与强大。
“虎踞龙蟠”可以用于多种场合,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虎和龙都是象征权力和力量的动物。成语“虎踞龙蟠”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地理和权力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依然适用,常被用来描述企业、国家在全球竞争中的战略位置。
“虎踞龙蟠”给人一种强烈的安全感和威严感,联想到了历史上那些地势险要的城池和强大的统治者。它在表达时常带有对权力和地位的渴望与崇敬。
在我的个人生活中,我曾经在一次团队项目中使用“虎踞龙蟠”这个成语,形容我们的团队在项目中的重要性与实力,强调了我们在竞争中的优势,这增强了团队的信心。
在某个故事中,可以这样描述:“在这片充满传说的土地上,古老的城堡犹如虎踞龙蟠,守护着千年的秘密,等待着有缘人的到来。”
在英语中,有类似“to hold the fort”或“a stronghold”这样的表达,虽不完全对应,但都传达了防守和稳固的意味。
通过对“虎踞龙蟠”的学,我认识到它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对权力、地理和战略思想的深刻体现。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关注事物的根本状态和优势,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汉语。
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
茅盾《八百壮士》:“那时正当淞沪沦陷,苏嘉失守,而‘~’的首都也危在旦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