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3:4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2:45:52
基本定义: “交口称赞”字面意思是“众口相传地称赞”。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大家一致地称赞某人或某事,表示广泛的赞誉和认可。
成语来源: “交口称赞”出自《后汉书·班固传》,其中提到“交口相称”,意思是各方口头上都在称赞。该成语表现了集体对某人或某事的高度评价,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个人或**的评价机制,也体现了社会舆论的重要性。
使用场景:
示例句子: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文化与社会背景: “交口称赞”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了集体意识和社会认可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随着个体主义的兴起,这个成语仍然适用,因为它强调了社会对个人或事物的评价,反映了公共舆论的重要性。
情感与联想: 这个成语常常带有积极的情感联想,使用时给人一种鼓舞和赞美的感觉,能够激励人们追求更好的表现和成就。
个人应用: 在我个人的工作经历中,我曾参与一个项目,团队的努力和成果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大家对我们的工作交口称赞,这让我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和成就感。
创造性使用: 在一次诗歌创作中,我尝试融入“交口称赞”:
春风得意花开艳,
万众齐声共称赞。
桃李争芳皆有道,
芬芳四溢满人间。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如“to sing someone's praises”,意指对某人的称赞。这种表述同样强调了集体的认可和赞美,但文化背景和表现形式可能有所不同。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成语“交口称赞”的学,我认识到它不仅是语言表达中的一种形式,更是反映社会认同和集体智慧的重要工具。在语言学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表达方式,使交流更加生动有效。
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们下,交口荐誉之。
《清史稿·文苑传一·王士禛》:“士禛诗文,为世所重,海内交口称誉,谓为一代宗匠。”
《明史·文苑传二·徐渭》:“渭天才超轶,诗文绝出伦辈,善草书,工写生。然性放诞,不护细行,好使酒骂座,人多畏之。晚年益自喜,以为天下莫己若也。然其诗文,海内交口称誉。”
《宋史·文苑传五·刘恕》:“恕为人笃志好学,博闻强记,尤精史学,自《史记》、《汉书》以下,无不精研,而于《春秋》尤熟。与人言,必依于忠信,虽甚嫉恶,未尝不交口称誉。”
《后汉书·班超传》:“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超出使西域,竟立功封侯,交口称赞。”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既归赵,赵王以为贤,交口称誉。”
一年之后,附近几个村庄的牧童们没有一个有她吹的好,连大人们也~。